《DJ在線》5G商轉倒數,手機零組件磨拳霍霍
MoneyDJ新聞 2019-04-03 10:50:05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韓國將於4月5日正式啟用5G商用訊號服務,三星S10 5G可望搶下5G手機首賣頭香,而隨著明年初5G第二版標準R16推出、加上頻譜釋照,以及蘋果可望於明年下半年推出5G手機,明、後年5G手機出貨將有較明顯成長,零組件設計改變主要在射頻前端模組、天線與機殼,快充與散熱應用也將成為顯學。
5G資費、手機訂價高,今年滲透率估0.2%
2019年底前全球將有21個國家或區域、近40家運營商將推出小區域或前期5G的商用服務,目前韓國、美國與中國市場走的較為領先,韓國三大電信將於4月5日啟用5G商用服務,南韓電信商目前推出月資費8~9GB約合新台幣1500多元,150GB則約合新台幣2000多元,至於200GB以上則往3000元靠攏。
三星S10 5G手機訂價則落在新台幣4~4.5萬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分析師呂珮如指出,4G轉5G初期階段,對於消費者最有感的應該是價格,除了資費高昂,手機訂價也不便宜,等於被扒了兩層皮,預期各地區運營商會視情況祭出相關補助或配套方案。
明年起出貨攀升,2024~2025年超越4G手機
5G手機今年滲透率約0.2%,從市場面來看,隨著高通下半年推出SOC、明年初5G R16標準制訂,加上頻譜釋照,手機供應鏈業者普遍認為,明、後年5G手機出貨將會開始爬升,5G標準主要制訂者聯發科(2454)先前就曾引用研調機構預估,認為明年5G手機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支,呂珮如則指出,2024~2025年5G手機可望普及化,滲透率則有望超越4G手機。
5G掀起PCB、天線、機殼零組件變革
就手機零組件來看,較大的設計改變主要在射頻前端模組、天線與機殼,射頻前端模組目前仍是歐美廠商的天下,台廠較無著力空間,不過因應手機多天線與材料變更,軟板廠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傳統軟板基材以PI為主,不過在高頻傳輸損耗嚴重,iPhone X就首度採用LCP天線軟板以因應未來高頻傳輸需求,5G天線軟板供應廠則包括臻鼎-KY(4958)、嘉聯益(6153)與台郡(6269),而EMI材料供應商鼎炫-KY(8499)目前也有配合軟板廠開發5G相關應用材料。
5G技術也掀起機殼變革,為避免訊號傳輸干擾,目前三星與小米發布的5G手機背面都採陶瓷材料,不過金屬機殼兼具輕薄、強固與易於散熱等特點,就整體結構而言,5G時代仍有金屬機殼廠的發揮空間,可持續觀察一線金屬機殼廠鴻準(2354)、可成(2474)明年營運動能,近年鎧勝-KY(5264)也積極開發智慧型手機訂單。
「用電」為重要議題;快充、散熱成顯學
值得關注的是,從今年MWC現場展出的5G手機規格來看,大多數電池容量都在4000mAh,呂珮如認為,未來5G手機電池容量規格應該會在4000~4500mAh以上;因應5G手機元件增加、耗電量提升,除了快速充電成為重要應用,手機大廠也努力解決散熱問題,石墨烯與水冷式熱導管供應商超眾(6230)、雙鴻(3324)與奇鋐(3017)可望受惠,石墨烯材料供應商達邁(3645)也受到關注。
5G手機出貨量今年預估僅寥寥數百萬台,價格也不便宜,就連一向強調價格厚道的小米,發表的5G版本MIX 3訂價都超過2萬台幣,不過供應鏈認為,隨著5G手機快速放量,生產成本也將跟著降到合理區間,並且形成良性循環。
行動數據流量5年將翻5倍,5G進度加速
從運營商角度來看,雖然5G殺手級應用還在尋覓,不過手機仍將是5G時代的重要行動裝置,根據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2024年行動數據流量將較目前成長5倍,少了5G,要紓解龐大增長的流量將會是個問題,愛立信指出,運營商布建5G速度只會加快、不會減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