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證券:利空重挫護盤不利非長紅難解探底之危機
盤勢分析
週五台股暴跌,跌幅高達2.79%。由於,希臘問題未解,加以西班牙銀行又出現擠兌,加上美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美股尾盤大跌,歐股亦多半出現1%以上的跌幅,亞股包括韓股、日經、恆生,連同台股,跌幅都在2~3%之間。以類股看,電子跌幅高達3.41%,其中光電重挫4.31%、電腦及週邊設備也有4.28%,而包括手機、觸控面板、遊戲軟體、LED、IC基板、光學、IC設計等,亦多重挫4-5%。在傳產部份,只有食品得守穩平盤左右,電機、生技、玻陶、橡膠、汽車、航運、觀光等也重挫2-3%,金融股亦是2%跌幅以上,盤面主流盡失,委買及委賣均張拉近,都不到5張,惟成交值則逆勢拉升至840億以上。
雖然政府於週四極力護盤,然仍不敵國際利空衝擊,而於五二0之前出現重挫。在歐洲部份,希臘信評再度被調降,惠譽信評以希臘新政府難產,不能留在歐元區的風險升高為由,調降希臘債信評等1級。而且希臘與西班牙都陸續發生類似擠兌的提款潮。再加上美國部份,其經濟數據更是低於市場預期,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持平於37萬人,低於預期。美國4月領先指標下降0.1%,較市場預估為上升0.2%差。不過,根據美國聯準會公布的決策會議紀錄顯示,認為必要時應繼續推出量化寬鬆的決策官員明顯增加,也推升了QE3的可能性升高。但QE3尚是未知數,而歐債問題仍有愈演愈烈及中國經濟恐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市場資金由新興市場大幅抽離,近期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出現連續重挫,亞股也出現外資大幅流出的窘境,近二日跌幅亦重。近期國際利空干擾恐仍將成為台股一大隱憂。在國內部份,金管會表示將在今年內積極推動開放大陸銀行業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來台投資,總額可達94億美元,惟此利多仍不敵國際利空。另在證所稅案部份,行政院決定採取三步驟下手整合證所稅版本,但在未形成決策前,仍會是國內造成股市成交意願低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產業部份,電子業下半年度將有許多新產品陸續推出,包括,蘋果Macbook預計六月推出,預計供應鏈六月訂單需求較明確、受矚目的iPhone5零組件也於六月開始出貨,許多供應鍊廠受制新舊機種的修正而使四~五月營收下修的狀況將可改善。此外,Google預計Q3與國內NB大廠合作推出自有品牌的平板電腦,相關供應廠商可望於這次合作裡受益良多。不過,在國內外利空仍不斷下,業績股也多半遭到誤殺,市場資金保守因應,是以,高現金殖利率股成為保守資金較佳選擇,尤其近來股市節節下挫,現金殖利率也隨著股價下挫而提升,可趁股市迷低佈局具業績成長的高殖利率,包括外資及投信二大法人,亦己回頭再投資高殖利率概念的電信類股。
大盤週五再拉一長黑棒,十日乖離再拉大到-3.31,五日乖離也達-2.08,指數在各均線反壓下,向下探底趨勢未變。技術指標部份,K值已破20,而RSI雖然仍相對撐持在20之上,但和KD值一樣也是未擺脫向下趨勢。若以週線觀察,指數在去年11月到今年年初左右,在7150點左右形成一個整理平台,而指數目前已幾乎跌回到這平台之上,意謂著今年至目前為止,投資者幾乎都做白工,週RSI及KD也如同日線,仍為向下探底趨勢,若近日得以出現下探7150點之下,且留長下影線縮腳,爾後出現量大長紅,則得以化解持續探底的趨勢,否則,七千點關卡仍是近期短多需竭力力守之處。電子指數以長黑棒下探年初缺口270.18~276.3點,雖未全部回補完畢,但帶量長黑棒意謂著後續賣壓仍重,回補缺口可能性不小。由於,其於去年八至十月左右,於270點左右形成一個橫向整理平台,若其不守,則其恐下探262附近的整理區間支撐了。
投資建議
外資再大賣百億元,政策護盤抵擋不了外資對作,盤面無主流可尋,若外資仍續由權值類領現,則指數恐持續探底,可擇法人偏多業績股,及高殖利率股,短線區間操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