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5-21 06:15:50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基本金屬期貨5月20日多數上漲,因美元指數下跌對金屬價格構成支撐。期銅上漲0.4%至每噸9,554美元,期鋁上漲1.8%至每噸2,481美元,期鉛上漲1.1%至每噸1,986美元,期鋅上漲1.9%至每噸2,724美元,期錫持平為每噸32,960美元,期鎳上漲0.2%至每噸15,530美元。
總部位於多倫多的電動車供應鏈研究公司阿達瑪斯智庫(Adamas Intelligence)報告表示,2025年將可能成為電池裝機量首次突破1太瓦時(Terawatt hours, TWh=10億瓩時)的完整曆年。
報告表示,包括插電式與傳統油電混合車在內的全球乘用電動車市場,預計今年將輕鬆達到2,500萬輛的銷售量。以總電池裝機容量衡量——這比單純銷量更能準確反映電池材料需求——電動車市場今年至今已增長了34%。
涵蓋120多個國家的最新數據(追蹤銷售量、電池容量與電池化學構成)與每月金屬價格資料結合後顯示,平均每輛電動車電池所含的鋰、鎳、鈷、錳與石墨的月度價值已出現今年首度上升的跡象。儘管天然與人造石墨、鋰與錳價格依然疲弱,鎳價格上漲與鈷價格的飆升推動電池金屬總成本走高——3月平均每輛電動車的電池金屬成本達到506美元。
報告表示,儘管鋰氫氧化物與碳酸鋰的價格持續創下新低,2025年前4個月中售出電動車電池中所含的鋰、石墨、鎳、鈷與錳的原材料總價值仍攀升至超過40億美元。中國的碳酸鋰當量(LCE)價格在4月跌破平均每公噸10,000美元,為自2021年1月以來首見;而用於富鎳電池的氫氧化鋰價格也低於9,000美元/噸,今年迄今跌幅超過10%。
在鋰價疲弱的背景下,鎳的價值在2月首次超越鋰。2025年1月至4月所部署的鋰價值為17.1億美元,而電池用鎳價值達17.3億美元。進入中國電池供應鏈的硫酸鎳價格年初至今上漲了8%,4月均價為每噸3,770美元。即便中國車企正在加快採用磷酸鐵鋰(LFP)電池,由於鎳價上漲,推動其部署價值超越鋰。
2023年,在中國生產並銷往全球的電動車中,LFP電池佔總電池裝機量的58%。而在美國和歐洲,這一比例分別僅為5%與10%。截至目前,今年電動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也伴隨著銷售組合向純電動車(BEV)傾斜,而BEV的電池體積更大、金屬含量更多,相較於插電式(PHEV)與傳統油電混合車(HEV)。
報告表示,由於純電動車佔比增加,即使鋰價下跌,其每車價值也略有上升。平均每輛電動車電池中鋰的價值為209美元,略高於鎳的207美元。鈷市場的回暖主要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恢復出口,導致每車鈷價值月增58%。2025年3月,新售電動車中電池所含鈷的價值超過60美元,為2023年12月以來最高。
硫酸錳價格自2023年8月以來持續下跌,加上電池正極材料的變化,平均每輛電池的錳價值僅約7美元。石墨作為所有電動車的通用負極材料,其含量與價值基本持平,平均為每輛電動車不到23美元。即便金屬成本回升,目前每車超過500美元的成本仍遠低於2024年同期,也遠不及2023年初鋰價高峰時超過1,900美元的月度紀錄。
國際能源署(IEA)發表《全球電動車展望2025》報告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預計將取代超過每日500萬桶的石油需求。截至2024年底,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已接近5800萬輛,約佔全球乘用車總量的4%。報告指出,2024年電動車已經令石油需求減少逾每日130萬桶。報告指出,即便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電動車仍具成本效益,特別是家庭充電情況下。
IEA報告表示,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在2024年突破1,700萬輛,增長超過25%,超過20%的新車銷量為電動車。中國在主要市場中繼續領先,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100萬輛。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繼續增長,儘管增速僅為前一年的四分之一,歐洲的銷量增長停滯。在三大市場以外,電動車銷量創下近40%的增長紀錄,達到130萬輛,已接近美國的160萬輛銷售量。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