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11-08 09:05:20 記者 陳苓 報導
共乘模式擴散至空運,Blade Air Mobility的營運方式類似Uber,公司不擁有直升機,而是與其他營運商合作,靠抽成獲利。霸榮(Barron`s)認為,若想佈局「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lectric 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 vehicles、簡稱eVTOL)熱潮,Blade是較佳選擇。
霸榮(Barron`s) 5日報導,Blade與29個營運商合作,能在全球城市載運乘客和高價商品。該公司藉由收取年費和單次搭乘費用賺錢,而且也像Uber一樣抽成。不過Blade強調,打造直升機機師網路、處理降落費和聯邦航空管控,與Uber車隊不同,他們需要面對直升機駕駛,而非「零工經濟」(gig economy)工作者,複雜度更高。
Blade 5月份透過反向收購掛牌後,三家eVTOL業者Joby Aviation、Archer Aviation、Lilium也分別在8、9、10月份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完成合併上市。eVTOL商要研發出低成本的飛行器、重塑航空業,但是由於開發eVTOL燒錢速度快,競爭激烈,三家eVTOL反向收購後的股價,已自高點慘摔3成。
Blade的空運費用已從2014年的695美元、降至最低95美元。不過問題是傳統直升機音量過大,在一些都會區無法使用,eVTOL為電動機種,噪音遠小於一般直升機。Blade執行長Rob Wiesenthal指出,安靜是重點,如果噪音變小,他們能進入更多地區。
文章指出,若要投資eVTOL,Blade是較為安全的選項,但是當然也絕非零風險。Blade需要擴大規模、分散固定成本。本財年的1~9月,該公司固定成本在2,000萬~2,500萬之間。Blade能創造出更多業績,就會有更多利潤。瑞士信貸分析師Stephen Ju估計,Blade營收將從2021年的4,300萬美元、2025年增至1.93億美元。利潤將從當前的900萬美元(毛利率21%),升至8,000萬美元(毛利率41%)。他預測Blade的輕資產營運模式,會讓自由現金流在2025年轉正。他給予Blade「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為14美元。
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5日Blade上漲2.02%、收10.10美元。今年至今下跌8.84%。
飛天小黃們"將上市
華爾街日報先前報導,8月11日Joby剛掛牌時的驚人漲勢,顯示投資人翹首期盼首家飛天計程車廠上市。之後市場將有更多選擇,包括Archer Aviation、Vertical Aerospace、Lilium Air Mobility。這些都是eVTOL廠商,準備追尋Joby腳步,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掛牌。另外,鎖定空中救護飛行器的瑞士新創業者Dufour Aerospace,也摩拳擦掌,期待上市之日。
對eVTOL業者來說,最可行的成功之道是取代全球現有的2.3萬架商用直升機。這些直升機的機齡平均20年,出勤時噪音極大、又不安全。業者說,飛天計程車有類似的續航力,可是比直升機安靜100倍,而且飛行成本至少便宜三倍。
直升機市場規模只有500億美元,然而分析師預測,20年後eVTOL市值可達1兆美元。這是因為多數eVTOL主打「都會空中行動」(urban air mobility)市場,要跟叫車平台Uber一拚高下。可是eVTOL需要停機坪,若想避開車陣,似乎僅適合少數特定路線,例如載運華爾街大亨飛往JFK機場等。Joby打算先推出技術,之後再來思考市場定位。Joby發展快於同業,原型機已經試飛逾1千次,Archer和Vertical的四人座飛行器則尚未開始測試。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