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中國要求鐵礦砂交易以人民幣結算,投行建議澳商BHP及Rio Tinto合作鞏固利益
為集中鋼鐵產業採購鐵礦砂及管理海外鐵礦砂計畫,2022年中國成立中國礦產資源集團(CMRG)。身為最大鋼鐵生產國及最大鐵礦砂採購國,中國期透過CMRG擴大議價能力。報載中國全年鐵礦採購量計11億噸,其中CMRG掌握6-7億噸。此外,CMRG亦掌握中國境內約計85%鋼鐵產能採購,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之買家。據悉自新冠肺炎疫情起,CMRG即要求澳洲大型礦商接受人民幣交易,力拓(Rio Tinto)為首同意後,其他廠商跟進。
本年9月底因CMRG盼以每噸80美元購入,與澳洲必和必拓集團(BHP)擬每噸110美元出售之談判立場分歧。CMRG遂要求主要鋼鐵製造商及貿易商暫停購買BHP美元計價之鐵礦砂,引發澳洲關切。
本年10月中旬澳媒陸續披露,本案幾經談判後BHP同意自本年第4季起輸中鐵礦砂現貨交易額之30%,將改以人民幣結算。BHP並設定「2026年長約」觀察期,目前仍以美元計價,倘中國鐵礦砂指數之市場接受度達標,將再展開長約以人民幣計價之新談判。
改採人民幣結算雖可降低中國(買方)匯率波動風險及財務成本,增加中國買主之採購意願,惟中國內部仍需整合國內銀行貸款、跨境支付系統、匯率避險等。
另將削弱美元在鐵礦砂貿易之主導地位,後續發展受各界關注。
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Marina Zhang指出,以人民幣計價係中國盼改寫全球大宗商品貿易規則,重塑全球鐵礦砂市場、擴大中國金融及地緣政治影響力之舉。新浪新聞則稱,未來去美元化亦可能複製到LNG、銅、大豆等商品。澳洲國立大學(ANU)學者Darren Lim則認為中國仍對人民幣嚴格管制,去美元化效果有限,推論中方目標係逐漸降低受美國貨幣政策及美元主導政策工具(如金融制裁)之影響。
另由於CMRG除向主要供應商之長約要求擴大人民幣計價鐵礦砂交易外,亦要求賣方提供指數掛鉤優惠(index-linked discounts)、貨運均衡(freight equalization,補償偏離標準貨運路線所生額外費用之津貼)及統一品質調整等。
鑒此,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投行分析建議BHP及Rio Tinto以「輕合資」(JV-light)在物流、混配(blending)及減排等合作,將有助削弱CMRG影響力,維持Pilbara溢價及掌控基準價格形成,未來轉向多元化及綠色需求路徑。且輕合資方式應能避免受澳洲競爭暨消費者委員會(ACCC)調查,符合兩商的最佳利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