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盤勢】:
美股週一四大指數同步回檔,週二台股早盤電子權值股熄火,由台塑四寶接棒領軍上攻,盤中加權指數再創4月反彈以來新高,盤面資金轉往中小股,其中以受惠高階玻纖布供不應求,相關PCB族群表現最為強勢。權值股方面:台積電收平盤、鴻海下跌0.51%、聯發科上漲0.37%、廣達下跌2.41%、台達電上漲0.63%。盤面熱門強勢股,凌行掛牌蜜月行情上漲17.46%、富喬、台玻、凱崴、恩德、波若威、眾達-KY、宏致、廣明、榮科、金橋等共計41檔漲停;立基、昇銳、優群、怡利電、鉅橡南亞科、皇昌、海華等漲幅8%以上。盤面弱勢股,五福、寬魚國際、醫影跌停;晶彩科、柏承、祥碩、新鉅科、鴻準等跌幅6%以上。終場加權指數上漲22.86點,以24158.36點作收,成交量為4200.44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漲跌互見,電子下跌0.01%、傳產上漲0.61%、金融上漲0.01%。在次族群部份,以玻璃、塑膠、油電燃氣表現較佳,分別上漲8.68%、3.53%、3.35%。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53.14億元。其中外資賣超57.31億元,投信賣超0.62億元,自營商買超4.79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台新金、台玻、南亞科、兆豐金、大同;賣超前五大為鴻準、南亞、華南金、神達、英業達。投信買超前五大為富喬、臻鼎-KY、南亞、金居、群創;賣超前五大為聯電、廣達、台新金、陽明、華航。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7.57億元,融資餘額為2432.66億元,融券增0.74萬張,融券餘額為26.2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減少273口,淨空單部位35302口。借券賣出金額為142.34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78.78%、傳產17.61%、金融3.61%。
【今日盤勢分析】: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周二 (12 日) 公布數據,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升 2.7%,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2.8%,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後,7 月核心CPI年增 3.1%,高於市場預期的 3.0%。數據公布後,CME 數據顯示,交易員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升至94%,激勵週二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上揚,標普與那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台積電ADR上漲0.91%。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1日在記者會透露,美國正積極爭取成為世界AI中心,近期內將邀請半導體等高科技業者進一步溝通,了解企業準備赴美投資規劃情況,希望在過程中集結官民力量,促成台美供應鏈戰略性合作布局,營造有利談判條件和環境,為談判爭取更有利的結果。我台美談判小組完成階段性目標後,下一階段談判,政府準備集結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赴美投資的力量,作為政府談判有力後盾。
第二、對等關稅疊加計算,工具機成「慘」業,行政院公布產業衝擊評估,工具機輸美關稅,比日、韓、德等競爭國高出9個百分點,未來中高階工具機可能被日、德取代,是衝擊最大產業,政院將協助開拓非美市場,並輔導轉型升級。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分別分析工具機、手工具、水五金、重電、塑膠製品等傳統產業受對等關稅衝擊情形。工具機方面,根據政院資料,台灣疊加後的輸美關稅為24%,相較於主要競爭國日本、南韓、德國的15%,高出9個百分點,壓力較大,包含大型龍門機、車銑複合機、精密零件等,可能被日、德取代。
第三、台股技術面,週二加權指數盤中再創4月反彈新高,收黑十字K,技術指標方面,日KD、RSI持續向上,MACD紅色柱狀體放大,均線持續多頭排列,短線上收盤未跌破5日線前,仍由多方主導。OTC週二收量增紅K,中小型類股維持良性輪動。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玻纖布、光通訊、連接器等族群,包括富喬、台玻、波若威、眾達-KY、宏致等表現強勢。
【投資策略】:
美國昨日公布CPI數據後,CME數據顯示,預期聯準會9月降息的機率升至94%,激勵標普與那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AI概念股在財報季後啟動新一輪獲利上修,推升相關AI族群股價表現強勢。台股目前技術面強勢,有利於台股指數挑戰新高,預估本週台股指數高檔震盪盤堅。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概念股、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機器人概念、軍工及生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