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8 09:25:00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10月7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報告將其2026年12月黃金價格預測從每盎司4,300美元上調至4,900美元,理由是西方地區強勁的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流入以及央行可能持續的購買行動。高盛預計,央行購金在2025年將平均每月80公噸,2026年則為70公噸,並表示新興市場央行可能會繼續推動其外匯儲備的結構性多元化,增加黃金配置。
世界黃金協會10月7日報告表示,2025年9月,全球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倉增加145.6公噸至3,837.7公噸,創下2022年4月以來的新高;累計今年1-9月總共增加了618.8公噸。9月底,黃金ETF總管理資產規模達到創新高的4,725億美元,連續第4個月創新高。
9月份,北美市場黃金ETF持倉增加89.4公噸至1,996.2公噸,歐洲市場持倉增加37.3公噸至1,436.0公噸,亞洲市場增加17.5公噸至334.2公噸,其他市場減少1.4公噸至71.3公噸。今年1-9月,北美市場黃金ETF持倉增加345.7公噸,歐洲市場增加148.4公噸,亞洲市場增加117.8公噸,其他市場增加6.9公噸。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技術分析師保羅·夏納(Paul Ciana)報告表示,貴金屬的上行潛力大部分已經實現,目前顯得略為超買。美國銀行的商品分析團隊是今年初最早預測金價可達4,000美元的機構之一,該團隊當時表示,只要投資需求稍有回升,就足以推動金價達到這一水準。
報告指出:「多個不同時間框架的技術信號與市場狀況警示,隨著金價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上升趨勢可能出現疲態。若真如此,第四季可能出現盤整或修正。趨勢追隨者與風險管理策略建議提高止損、進行避險或減少部分多頭部位。逆勢交易者則可考慮持有4至6週的看跌期權。」
夏納指出,從2015年低點到2020年,金價上漲了85%,之後在2022年下跌約15%,而當前的漲勢又再度推高了130%。但他指出,目前這一波牛市的規模仍小於2000年代初期與1970年代的漲勢。
就潛在上行空間而言,夏納指出,如果當前的牛市能與2015年後上漲400%的行情相匹配,金價可能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若與2000年代的牛市類似,金價甚至可能接近每盎司7,000美元。
報告指出,目前的漲勢已相當成熟,可能易受中期修正影響,這與先前的牛市階段相似。夏納特別關注的一個技術型態是黃金令人印象深刻的週線連漲走勢——黃金已連續七週週線收高。他表示,在過去11次出現此種情況的案例中,黃金在四週後的價格均告下跌。
夏納也密切觀察黃金的長期移動平均線。他指出,目前金價約高於其200日移動平均線21%,「而這正是歷來常見的高點區間」。此外,黃金目前約高於其200週移動平均線70%——「這種情況僅在三次出現過(2011年9月、2008年3月與2006年5月)」。最後,金價已高於其200月移動平均線約140%。
從市場結構角度來看,金價今年以來上漲超過50%,為1979年以來的最佳年度表現,這樣的漲幅不僅反映出通膨預期、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央行買盤等多重因素的推動,同時也意味著市場的多頭情緒已接近飽和。
從基本面觀察,當前推動金價走高的力量主要來自三方面:其一是央行持續的黃金購買行動,尤其是中國、俄羅斯、以及部分中東國家的官方儲備增加;其二是市場對美元貶值與通脹再起的憂慮;其三則是地緣政治的高度不確定性,包括中東局勢、美中競爭、以及俄烏衝突。這些因素構成了金價長期上漲的結構性動能。
長遠來看,黃金的結構性多頭趨勢仍未改變。全球貨幣體系進入去美元化階段,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同時,全球債務高企、實質利率長期低迷的環境,使得黃金作為「無負債資產」的吸引力愈發凸顯。若未來幾年出現金融市場波動加劇或地緣衝突升溫,黃金仍將是資金避風港。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