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政府宣布下調大宗穀物與肉品出口預扣稅
依據媒體報導,阿根廷米雷依(Javier Milei)總統本(7)月26日出席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年度農牧展(Exposición Rural de Palermo)開幕式時,宣布將永久下調多項農牧產品出口預扣稅(retenciones),包括黃豆及其副產品、玉米、高粱、向日葵、小麥、大麥、牛肉及雞肉等,作為活化農業生產、提升出口競爭力之措施,具體稅率調整如下:大豆出口稅自33%降至26%,相關副產品(如大豆粉及大豆油等)自31%降至24.5%;玉米與高粱稅率自12%下調至9.5%;向日葵自7.5%降至5%;小麥與大麥則維持現行9.5%稅率。肉品方面,牛肉與雞肉之出口稅率自6.75%調降至5%。據估算,該項減稅措施對阿國政府財政影響約達7億美元。
阿國米雷依總統表示,前述政策將具永久性,取消出口預扣稅為其施政核心目標之一,未來政府財政盈餘改善將用於進一步減稅。此次稅制調整將使穀物產業鏈實質出口稅負平均降低約20%,牛肉及肉品供應鏈稅負將減輕約26%。此舉旨在支持阿國農業生產力最高、但過去二十年間長期受到出口預扣稅壓力之產業。另針對先前暫時性之小麥與大麥稅率調降措施,亦將正式轉為永久性政策。
該政策宣布後,阿國農業界、政界與產業鏈各方普遍肯定該項政策,尤其重視「永久性」效力,認為有助增加生產與投資誘因,進一步提高收產者投資意願,同時朝向全面取消出口稅邁出第一步。阿根廷農村聯合會(CRA)表示,該措施回應其長期訴求,並強調永久性下調遠優於短期減稅,有助農民研擬種植規畫。阿國Entre Ríos省長Rogelio Frigerio亦公開肯定該政策,認為將直接促進地方投資與就業。
根據阿根廷農業生產技術團體組織調查,過去受高稅率及低國際價格影響,阿國約80%黃豆種植面積呈現虧損,預估自10月份起之下一輪種植季恐將減少約200萬公頃播種面積。此次稅率調整將提升布宜諾斯艾利斯南部及阿根廷北部等地區之種植利潤水準,有助重啟農民投入意願。另,儘管畜牧業本次未能全面免除出口預扣稅,惟阿根廷區域屠宰工業聯合會(FIFRA)及育肥牛協會(Cámara Argentina de Feedlot, CAF)對政府措施持正面態度,認為係朝向全面免稅政策重要一步,具象徵意義。
依據阿根廷油品工業商會及穀物出口中心(CIARA-CEC)數據顯示,本(2025)年上半年農業出口外匯收入已達154億美元,年增近40%,為近年同期最高紀錄。目前農戶尚持有約2,200萬公噸大豆與700萬公噸玉米尚未銷售出售。業界普遍認為,若搭配法令保障、穩定總體經濟與推動基礎建設,將有助加強產業信心,進一步擴大阿國農牧業出口、提高產值,並促進區域經濟活絡與農業技術升級。此次阿國政府降稅政策象徵意義重大,旨在於本年下半年能持續維持農產品出口動能,強化國際儲備水準,同時兼顧財政平衡與生產誘因之雙重目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