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25 18:38:45 丁于珊 發佈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10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其中批發業連續9個月正成長,並創下歷年單月次高紀錄,零售及餐飲業10月營業額都轉為正成長,並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
批發業10月營業額為1兆2,448億元,月減2.4%、年增10.5%(附圖),主因人工智慧(AI)應用及雲端資料服務快速擴展,以及新藥上市與國內常規藥品疫苗備貨量提升,加以節慶聚餐需求帶動下游食品通路及餐飲業者鋪貨增加,致機械器具批發業10月營業額年增25.2%、藥品及化粧品批發業年增7.3%、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年增1.8%;惟建材批發業、化學材料批發業因下游產業備料保守,原物料價格續居低檔,致分別年減16.5%及7.1%。累計1至10月批發業營業額為11兆5,641億元、年增8%,為歷年同期新高。
零售業10月營業額為4,186億元,月增5.6%、年增1.9%,主要是受惠中秋、雙十、光復節三大節慶連假出遊及採買商機挹注,加以業者於週年慶檔期積極加碼促銷,並持續拓展營運規模及強化銷售商品多樣性,致食品/飲料及菸草零售業10月營業額年增9.4%、百貨公司年增4%、便利商店年增4.7%、資通訊及家電設備零售業年增5.6%、電子購物及郵購業年增3.7%。
惟景氣不確定性仍抑制國人對於汽車、家居用品及珠寶等高價耐久財消費意願,致汽機車零售業年減5.1%、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年減6.3%。累計1至10月零售業營業額為3兆9,603億元,年減0.5%。
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表示,10月商品類物價指數年增0.52%,低於零售業營業額年增1.9%,顯示消費量增加,主要是今年10月連假天數較多,且中秋節與去年同期落點差異,加上去年同期兩個颱風影響部分商場營運,導致基期較低,使今年10月零售業營業額年增1.9%。
累計前10月來看,商品類物價年增1.34%,高於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5%,主因景氣前景不確定性抑制消費耐久材動能、國人出國潮延續、車市買氣相對偏弱,使今年零售業消費量略微減少,不過在一般民生消費品方面,包含百貨、超市、超商等消費成長動能仍然存在,但在去年高基期之下,今年成長度能相對緩和,對於未來兩個月年增幅度也保守看待。
餐飲業10月營業額895億元,月增7.9%、年增9.2%,其中餐館及飲料店因節慶假期外食聚餐需求攀升,加以氣溫高於去年同月帶動冷飲業績,10月營業額分別年增8.2%及14.7%;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受惠連假出國潮湧現及企業配膳訂單增加,年增10%。累計1至10月餐飲業營業額為8,836億元,年增3.3%,為歷年同期新高。
陳玉芳指出,10月爆發非洲豬瘟,不過因政府釋出冷凍、冷藏豬肉,多數業者調整菜單因應,營運並未受到太大衝擊,雖有部分業者有停業壓力,但對於整體10月餐飲業影響較小。
展望11月份,批發業因手機新品備貨力道趨緩,營業額恐將較10月減少,惟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維持強勁,可望挹注相關供應鏈出貨量能,加以進入耶誕節及元旦零售通路鋪貨旺季,營業額年增率可望續呈增勢;零售業及餐飲業因雙11購物節登場,氣候轉涼帶動禦寒商品及熱食餐飲銷售,加以政府普發現金政策上路,民間業者響應加碼促銷,可望提振國人消費動能,惟在比較基數偏高下,可能抑制營業額成長幅度。
統計處預估,批發業11月營業額為1兆1,471億元~1兆1,793億元,年增7%~10%;零售業11月營業額為4,337~4,469億元,年減1.3%~年增1.7%;餐飲業11月營業額為875~901億元,年增1.8%~4.8%。
(圖片來源:經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