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國會於2025年6月23日通過總理Ilie Bolojan內閣任命案。
一、 羅馬尼亞2024年12月首輪總統選舉,因受外國勢力介入,2025年1月經憲法法庭裁定無效後,嗣經兩輪選舉,Nicusor Dan於2025年5月26日宣誓就任羅馬尼亞總統,歷經近一個月協商,於6月20日提名中間偏右的Ilie Bolojan自由黨(PNL)擔任總理組閣,在6月23日以301票對9票獲國會通過任命案。
二、 聯合政府由自由黨(PNL)主導,納入社會民主黨(PSD)、羅馬尼亞拯救聯盟(USR)、民主匈牙利人聯盟(UDMR),另有少數民族代表與無黨籍人士出任。依據政黨組閣協議,Ilie Bolojan將於2027年4月卸職並將總理職位交由社會民主黨(PSD)指定人選接任。
三、 新政府由5位副總理(其中2位分由內政部長及國防部長兼任)及16位部長組成,其中經濟、數位化、創業與旅遊部長Radu-Dinel Miruța隸屬羅馬尼亞拯救聯盟(USR),該聯盟由具有自由主義的進步中間偏右成員參與。Miruta部長1985年次,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 電子、電信與資訊工程系畢業,2013年取得工程博士學位,2020年及2024年兩度當選國會議員,並擔任眾議院資訊技術與通訊(IT&C)委員會主席。
四、 羅國新內閣面臨主要挑戰:
(一) 鉅額預算赤字壓力:羅馬尼亞擁有歐盟最高的財政赤字(9.3%),新內閣首要任務在削減財政赤字、避免信用評等下調,並推出財政緊縮與稅制調整措施(例如調高加值營業稅稅率、公部門冗員裁減等)。
(二) 爭取歐盟支持:新政府須快速通過預算和改革方案以終止歐盟對羅馬尼亞的「不當赤字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 EDP)之調查,並爭取恢復遭扣發的歐盟補助款。
(三) 國會穩定性與輪值制度:總理輪替機制與多黨聯合執政,將增加政策連貫性風險,尤其面臨2028年國會改選挑戰。
(四) 內部改革與反貪腐:羅馬尼亞拯救聯盟(USR)與社會民主黨(PSD)仍就司法改革與行政透明度存在分歧,新政府需平衡改革承諾以穩定執政聯盟。(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