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今年GDP估0.3%,超出英國央行及多數經濟學家預期
英國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守住僅存的製造業
依據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英國國家統計署(ONS) 14日公布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0.3%,超出英國央行及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惟仍低於今年第一季的0.7%成長,部分原因是企業投資及汽車製造業生產力有所下降。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商學院經濟統計卓越中心(ESCoE)數據顯示,1990年,製造業在英國GDP的比重為20%。到2000年,該比重下降到18%,到2010年降至11%,其下降的主要原因係英鎊在1990年代中期至2008年期間走強,反映民眾對當時工黨政府和英國央行的信心,但也導致英國製造業大部分領域缺乏競爭力。
2022年,英國製造業佔GDP份額僅8.1%。自2008-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經濟一直受到生產力成長疲軟的影響,但製造業仍是成長較為顯著的部門,該產業部門自1997年以來生產力成長154%,而自2008年以來,其成長速對雖然較小,但也達到17%,超過其他經濟領域。相較之下,英國大力發展的金融服務和保險業,自1997年以來累計生產力僅成長34%,自2008年以來更是收縮14%。最新數據顯示,製造業生產力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水準成長7.4%,而金融服務業生產力則收縮6%。
長期以來,製造業的生產力成長往往高於服務業,因為生產力的提升更容易實施,也更可衡量。製造業貢獻英國貨品出口的75%,其衰落與英國有形貿易逆差的擴大有關,從1997年的159億英鎊增加到去年的2224億英鎊。經通貨膨脹調整後,2024年的貨品貿易逆差約為1997年的18倍,其中,1997年英國在「機械和運輸設備」方面的貿易順差為230億英鎊,2024年逆差則達580億英鎊。
擴大製造業規模並不能保證實現經濟成長,製造業係美國川普總統徵收對等關稅的主要目標,同時也是受英國高能源成本影響最大的產業部門。今年6月,英國製造業產出成長0.5%,第二季成長0.3%,表現優異。但部分產業,尤其是汽車製造業,由於失去歐盟單一市場的優勢,產出收縮7.3%,一年內的產出僅2016年的40%。
英國經濟表面有成長,但 製造業基礎持續流失,對生產力、出口與區域均衡發展造成長期挑戰。製造業雖非萬能,但其生產力提升與出口貢獻顯示,若能維持更大規模,整體經濟表現可能更佳。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守住僅存的製造業,避免進一步流失。(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