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商工總會:2050年淨零碳排投資潛力達3.8兆美元
印尼2050淨零碳排投資潛力達3.8兆美元
據印尼商工總會(Kadin)估計,印尼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相關投資商機潛力高達3.8兆美元,相當於印尼累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3%。Kadin總主席Anindya Bakrie表示,上(113)年印尼能源轉型投資約達40億美元,主要集中於電動運輸及電力分配相關計畫,但印尼在能源轉型投資方面仍落後於其他新興經濟體。為把握這3.8兆美元的碳排投資商機,印尼企業界必須在4個關鍵領域中扮演領導角色,包括氣候與淨零目標、資本、碳交易市場化及技能發展。同時,公私部門須協力推動永續發展,並共同縮短達成淨零目標所需的時間。
雖然印尼的人均碳排放量屬全球最低之一,僅約美國的三分之一,但A總主席指出,印尼的除碳挑戰「具有獨特性」。在多數市場,主要排放源來自電力與熱能部門,而印尼約有30%的排放量來自土地使用、土地利用變更及林業部門。
根據BloombergNEF (BNEF)報告指出,印尼在林業領域擁有巨大的潛力,預計在2024年至2050年間可產出約134億噸高品質林業碳權,足以使印尼成為碳權淨出口國。此外,印尼的沿海地區預計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藍碳」(blue carbon)碳權供應來源,預估到2050年可抵銷約1,100萬噸二氧化碳,且成本相對低廉,每噸僅約11美元。
A總主席表示,若要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印尼必須在2035年前將排放量減半。為削減能源相關排放,需仰賴多種技術,而其中兩大推動力是潔淨能源與終端使用部門的電氣化,例如道路運輸、建築及工業。
惟據報載,印尼政府近期將國家碳排峰值目標時程延後5年,即延至2035年。修訂後的目標將反映於印尼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中,預定於下個月在巴西貝倫(Belém)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上正式提出。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近年來持續未達成年度再生能源目標,促使政府將原本設定於2025年底達成的23%再生能源電力占比下修至17%至19%之間。部分官員對印尼能否於206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的疑慮。其中,能源暨礦產資源部再生能源總司長Eniya Listiani Dewi表示,這項延後將使印尼難以在未來15年內實現碳中和。(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