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09 12:53:12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華碩(2357)董事長施崇棠(圖右一)今(9)日出席「AI電資大聯盟」啟動典禮時指出,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而非僅止於淺碟化應用的開發能力。這也是AI電資大聯盟的成立初衷,希望能打破教育文化的慣性,讓台灣在世界級的AI戰場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施崇棠表示,人工智慧以及電資科技,無疑將是未來全球競爭的核心。50年前,我非常幸運地選擇了電機系的計算機組,得以恭逢其盛,見證台灣個人電腦產業的蓬勃崛起。奠定了台灣在電腦軟體技術上的基本功。
而50年過去,我依然感到興奮與振奮,因為我們正站在AI技術浪潮的前沿,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啟動。嚴格來說,過去我們所稱的「電腦」,其實僅是具備計算能力的電子設備;真正稱得上「電腦」的,是今日以生成式AI(Gen AI)為核心、搭配多種大型模型的智慧系統。
施崇棠說,今年春節期間,全球關注的AI事件之一,便是DeepSeek的技術突破,引發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我戲稱DeepSeek的AI能力是「窮人的中國功夫」,但事實上,它的進展早已令人印象深刻。從其首篇論文開始,就展現出非凡實力,之後也得到多項創新成果,甚至獲得Sam Altman的高度評價。
施崇棠指出,台灣迫切需要深耕型的AI技術人才,而非僅止於淺層應用的開發能力。這也是AI電資大聯盟的成立初衷,也就是要打破教育文化的慣性,勇於投入更深、更廣、更難且更複雜的技術領域,並透過學界與企業的緊密合作,讓師生與產業建立真實而有力的連結,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世界級的AI戰場中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施崇棠表示,華碩與臺大的合作早已有深厚基礎,從早期的聯合研發中心,到如今的AI電資大聯盟,我們持續投注各類資源與努力,期盼能夠建立具深度的產學合作模式,進而發掘與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階技術人才。
華碩與臺大於2021年成立「華碩臺大聯合研發中心」,迄今推動了26項研究計畫,橫跨生成式AI、智慧製造、散熱降噪、先進電磁、智慧物聯網等多項領域,並成功將解決方案導入主機板、手機等產品。華碩表示,在合作研發的過程中,已經共同培育了超過百位的高階研發人才,有學生畢業後成為華碩的一份子,也有華碩同仁前往臺大繼續深造,達到雙向育才、攬才的綜效。
(圖:現場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