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券:台股良性拉回後,整體多頭格局不變
【昨日盤勢】:
周一歐美股市重挫,美債殖利率回落,台股昨日以跳空下跌68點17724點開出,月線失守,使電子、傳產權值股賣壓沉重,面板雙虎及Driver IC、IP族群、中美晶、玉晶光等電子股皆有逾3%跌幅,傳產則由航運領跌,而紡織、塑化、國泰金、開發金、中鴻、東鋼、上銀、亞德客等則有逾2%跌幅,台股一路走跌至終場,以長黑下跌260點17528電作收,成交量能為4696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全面走跌,電子、傳產及金融分別下跌0.86%、2.39%及1.49%。在次族群部份,僅百貨貿易及生技醫療等族群維持紅盤,分別上漲0.45%及0.27%。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53.82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55.48億元,投信賣超14.33億元,自營商賣超83.77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華通、漢磊、光磊、台玻、日月光投控;賣超前五大為中鋼、群創、陽明、長榮、宏碁。投信買超前五大為元太、強茂、欣銓、台半、晶豪科;賣超前五大為中鼎、中鋼、友達、聯電、金像電。資券變化方面,融資減43.12億元,融資餘額為2956.16億元,融?減2.97萬張,融券餘額為38.69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加碼2585口,淨空單部位36438口。借券賣出金額為73.66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44.1%、傳產52.4%、金融3.5%。
【今日盤勢分析】:
隨著美國財報季登場,加上基建計畫達成協議,有助經濟加速復甦。台灣方面確診人數大降,疫情利空淡化,解封可期,且時序進入第三季電子傳統旺季,經濟基本面展望續佳,資金動能充沛,台股後勢不看淡。對台股後市分析如如下: 第一、Delta病毒蔓延,引發歐美景氣復甦疑慮。周一美國十年債殖利率回落至1.2,Vix恐慌指數彈升21.95%,導致歐美股市重挫。惟全球對疫情防堵經驗提高,且疫苗施打持續進行,有助抑制攀升的案例。再者,景氣復甦疑慮升高將使Fed更謹慎討論,未來縮減購債的時機,使此將使7月底FOMC會議宣布啟動縮減購債的時程規劃機率下降。投資市場持續擁有充足資金,有利推升股市,維持多頭格局。 第二、中經院今(7/20)日上修2021年台灣GDP至5.16%,較四月上修0.36個百分點。在美中兩大經濟體持續復甦,使國內固定資本與民間投資穩健,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力道強勁,降低台灣本土疫情衝擊,使台灣經濟維持高成長。 第三、受歐美股市回檔,台股今日跳空跌破月線,短期五日及十日均線反轉向下,且KD技術指標持續回落。然台股連兩日量縮,加上4月底及6月上旬高點17300∼17500高點形成的頸線具有強勁支撐,再者,中期均線持續維持多頭格局。操作上維持偏多,汰弱留強。 第四、盤面焦點觀察:中國5G基地台陸續開標,今年中國基站建置量仍超過70萬座,超越中國工信部目標;華為仍是最大贏家,中興則在訂單比重提升至2-3成。預期8∼9月起,供應鏈將陸續出貨增溫。受惠者為聯茂、台燿及聯亞。而受東南亞疫情再度嚴峻下,包括紡織、自行車、輪胎廠,生產短暫受影響而停工數日,但在接單掌握上仍受惠全球經濟復甦而強勁下,維持對族群正面看法。
【投資策略】:
台灣確診人數降溫,可望鬆綁降級,有利內需恢復。加上時序進入傳產及電子產業旺季,以及之後股東會、法說會與財報季陸續登場,利多行情可期。昨日台股指數跌破月線,為漲多後的良性拉回,整體多頭格局不變;且成交量能連兩日萎縮,加上17300-17500頸線支撐力道強勁,持續建議偏多操作,選股上以高殖利率概念股及業績題材股為主,如IC載板、Server供應鏈、APPLE供應鏈、航運、鋼鐵、汽車與電動車相關等族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