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8 11:54:15 新聞中心 發佈
新加坡「數位經濟」規模在2024年達1,281億星幣(991億2,000萬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8.6%
一、 依據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本(2025)年10月6日發布的「數位經濟年報」報告指出,2024年星國「數位經濟」成長120億星幣(92億8,000萬美元),整體規模達1,281億星幣(991億2,000萬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18.6%,高於2023年的18%。2019年至2024年,新加坡「數位經濟」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12%,遠超整體經濟的成長速度。
二、 上述報告顯示,新加坡「數位經濟」對整體經濟貢獻中,逾三分之二來自「非資訊與通信領域」(Non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彰顯除了傳統科技公司外,各產業亦積極推動數位化轉型,帶動星國境內「數位經濟」持續走強。新加坡整體經濟中每6星幣即有1星幣來自「數位經濟」,最大貢獻者仍是金融與保險業,帶來351億星幣(271億6,000萬美元)的經濟價值;批發貿易業及製造業則分別貢獻272億星幣(210億4,600萬美元)及95億星幣(73億5,000萬美元)。
三、 該報告指出,新加坡中小企業採用「人工智慧」(AI)技術比率,從2023年的4.2%上升至2024年的14.5%;非中小企業採用率亦從44%增加至62.5%。在「網路安全」、「雲端運算」、「電子支付」、「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等6個主要數位技術中,2024年星國中小企業至少已採用一項者達95.1%,較2023年增加0.6%。
四、 據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調查顯示,84%受訪星國企業已使用現成的「生成式AI工具」,逾半企業採用「特定數位解決方案」,44%企業部署「客製化AI工具」,反映出新加坡企業在日常營運中日益深化對「人工智慧」的應用。此外,逾三分之二企業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優先展開員工培訓及技能提升;63%企業將重新設計工作職務,以更佳將「人工智慧」融入日常運作。
五、 另一方面,雖全球及新加坡境內科技業對招聘前景的態度相對謹慎,惟科技業人才仍持續成長。星國科技人才從2023年的20萬8,300人,增加至2024年的21萬4,000人,占新加坡整體就業人數逾5%。推動科技人才需求成長的主要推動力來自「非資訊通信業」,該領域的職位成長率達3.9%,高於「資訊通信業」的1.1%。薪資水平方面,新加坡科技業人才的月薪中位數為7,950星幣(6,100美元),高於整體薪資中位數4,860星幣(3,760美元)。
六、 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副局長Kiren Kumar指出,「非資訊通信業」就業職位成長,主要得益於非科技產業推動數位化轉型。針對近期全球科技業裁員潮,Kiren Kumar副局長表示,未來該局會與科技業者積極合作,透過在職培訓等措施,協助員工提升技能,並密切關注目前的市場狀況,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發展策略。(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