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陸未來數月貿易料明顯走弱;人幣年底估7.4
MoneyDJ新聞 2025-06-10 17:12:39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綜合港媒今(10)日報導,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發表報告指出,中國今(2025)年5月貿易增速溫和放緩,未來可能將進一步走弱。假設關稅稅率保持在目前水準,中國對美「搶出口」可能在6月貿易數據中更為明顯,但PMI新訂單指數等其他數據持續表明實際需求疲軟,且「搶出口」後可能會出現反向調整,對貿易成長前景較為謹慎,預計未來數月貿易將大幅走弱。
瑞銀估算,5月對美出口相較上月繼續下滑4.7%,而4月曾創下超過26%的歷史最大月降幅;月度下滑拖累其年降幅擴大至34.6%(4月年減21%)。5月12日中美雙方將「對等關稅」稅率從125%下調至10%,最開始在4月2日加徵的34%「對等關稅」中的24%暫緩90天執行。然而,芬太尼相關的20%關稅仍然有效;232條款下,針對鋼鐵、鋁和汽車產品的加徵關稅也仍然有效。再加上先前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已徵收的關稅,估算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後,美國對中國產品的總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從價)目前約為43.5%,而之前為110%。
近期中美貿易局勢緩和後,媒體報導中國企業開始對美國搶出口,在不確定性居高之下,貿易商利用關稅下降的時間窗口加快出口。不過,月度整體對美出口並未證實這一點,部分可能由於5月12日之後,企業對美國搶出口不足以完全抵消月初關稅稅率高漲的拖累。此外,由於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仍高於其他經濟體,搶出口可能僅出現在部分行業,對5月整體出口影響較小。
在出口方面,汪濤指出,5月一籃子消費品出口年降幅從先前的3.2%進一步擴大至4.3%。另一方面,一籃子IT產品出口年增長加快,其中積體電路出口年增超過33%,為近年來最高增速之一;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出口年跌幅則均擴大。綜合來看,中國對其他經濟體的IT產品零組件出口增長但電子消費品出口放緩,這也呼應中國對美出口進一步下滑,但對亞洲其他經濟體出口仍保持穩健。5月汽車和汽車零組件出口恢復至兩位數的年增速,為年內首次,瑞銀估算5月汽車出口量月增7%以上,月度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進口方面,汪濤指出,5月進口年減3.4%,再度弱於市場預期,一籃子大宗商品進口年跌幅從先前的10.3%擴大至15.7%。銅礦石進口年增長放緩,鐵礦石年降幅擴大;估算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後,銅礦石和鐵礦石的進口量趨勢均有所改善,表明儘管存在外部關稅風險,內需整體上保持穩定。此外,電腦進口增速進一步放緩,部分由於高基期效應,同時也可能受制於美國對中國AI相關技術出口管制;IT零組件的進口增長亦有所放緩,對消費電子產品的整體需求並不強勁。
另外,瑞銀投資銀行高級亞洲及中國經濟學家鄧維慎預計,今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7.4左右,全年可能在7至7.4區間波動,而近期可能處於更為趨近偏強區間,相信在近期人民幣兌美元走強下,資本外流壓力可能略有緩解。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