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啟動生產力改革公眾諮詢,聚焦長期經濟挑戰
根據澳洲財長新聞稿,澳洲工黨政府歡迎生產力委員會(Productivity Commission, PC)5月19日發布的優先改革領域諮詢計畫,呼籲各界踴躍提供建言。政府致力於讓澳洲經濟更加繁榮與具生產力,而生產力委員會的建議正是推動此目標的重要一環。
當前澳洲正面臨過去數十年來最嚴峻的生產力挑戰。工黨政府上任時,接手45年來最大單季生產力跌幅,2022年6月當季下降2.4%,創1979年以來新低。長期趨勢同樣不樂觀,2020年前十年間,澳洲勞動生產力年均成長率僅為1.1%,遠低於過去60年1.8%的平均值。生產力停滯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阻力,亟需集結全國力量共同改善。
為此,財長Jim Chalmers於2024年12月13日指示生產力委員會提出相關建議。目前委員會已列出15項優先改革領域,並自今日起展開公開諮詢,廣泛蒐集各界意見。此次諮詢為初步階段,未來建議內容將依據各界回饋調整修訂。
C財長表示,雖非所有方案均能立即實行,但將盡力推動具可行性的項目。將在財政承受能力與其他國家優先事項間取得平衡,審慎考量委員會建議。
工黨政府已於首任任期內啟動多項生產力提升措施,包括取消近500項關稅,簡化並強化外資、能源、環境與規劃等多領域的審批流程,同時推動技能、教育與長照改革,加速重大投資案推進,特別是在發展便宜且潔淨能源方面。
同時,政府推動50年來最大幅度的併購法修訂,發布為期十年的「競爭改革藍圖」(Competition Reform Roadmap),並設立9億澳元「全國生產力基金」(National Productivity Fund),重振市場競爭。進入第二任期後,政府將進一步推動電工職業執照制度調整、取消同行競業禁止條款(abolishing non-compete clauses)、釋放AI與數位資產發展潛力、簡化監管、設立單一服務窗口、強化能源市場、提升醫療科技運用,以及發展預製與模組化住宅。
政府強調,生產力改革是針對數十年累積問題的長期改革,並非短期內可完全解決。但透過持續、務實且前瞻性的政策行動,將為未來薪資成長與生活品質水準改善奠定穩固基礎。(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