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盤勢】:
週三美股漲跌互見,盤後META及微軟財報公布均優於預期,美股盤後電子期上漲,激勵週四台股呈現開高震盪走揚格局,並帶動AI族群相關族群表現強勢,加權指數盤中再創四月以來新高。權值股方面:台積電上漲0.43%、鴻海上漲3.79%、聯發科下跌0.72%、廣達上漲4.26%、台達電上漲6.98%。盤面熱門強勢股,台光電、富喬、台玻、尖點、凱崴、聯亞、東元、東友、愛普*等20檔個股漲停;楠梓電、南寶、昇貿、合正、柏承、台達電、上詮、英濟、德宏、建榮、冠西電、弘凱等漲幅6%以上。盤面弱勢股,友輝、聯嘉、中航、裕隆、豐藝、中砂、光寶科、台勝科等跌幅5%以上。終場加權指數上漲80.8點,以23542.52點作收,成交量為4001.43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漲跌互見,電子上漲0.78%、傳產下跌0.8%、金融下跌0.79%。在次族群部份,以玻璃陶瓷、電子零組件、其他電子表現較佳,分別上漲7.82%、3.24%、2.85%。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78.06億元。其中外資買超93.89億元,投信買超0.18億元,自營商買超83.99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鴻海、廣達、緯創、事欣科、台積電;賣超前五大為友達、華新、台新金、群創、台塑。投信買超前五大為第一金、台新金、南亞、光寶科、僑威;賣超前五大為長榮航、中信金、聯電、大聯大、統一。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15.33億元,融資餘額為2313.15億元,融券減0.41萬張,融券餘額為24.41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減少2975口,淨空單部位33644口。借券賣出金額為144.75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76.33%、傳產20.33%、金融3.34%。
【今日盤勢分析】: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四 (31 日) 公布的數據,6 月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年升 2.6%,略高市場預期的 2.5%,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在 6 月年升 2.8%,略高市場預期的 2.7%,通膨數據高於預期,市場擔憂Fed 降息路徑增添變數,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美股盤後亞馬遜公布第二季財報,雖然營收與獲利均超出市場預期,但對本季財測偏保守,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重挫。蘋果公布財報,由於iPhone 業績意外亮眼,營收成長為近三年多單季最強,盤後上漲於2%;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川普預計會在當地時間7月31日結束前宣布美國已跟台灣及馬來西亞達成框架協議,台股投資人屏息以待其結果公布。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鴻海科技集團與東元電機宣布雙方將透過股份交換方式,成為「策略聯盟夥伴」。除了推動全球AI資料中心建置朝向標準化與模組化的發展外,也將攜手開拓全球廣大的AIDC(AI資料中心)商機。據了解,雙方首次合作的標的,應該就是目前正在美國熱烈推動的星門計畫(Stargate)。
第二、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指出,雲端服務業者(CSP)資本支出表現不俗,根據整體2026年CoWoS產能規畫,雲端AI半導體產業有望再成長40%~50%,台積電重要客戶需求孔急,其中,輝達、世芯-KY對CoWoS的使用量,將高於原先預期。以Google為例,2025年資本支出由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反映伺服器相關投資增加、交貨時程提前,以及資料中心建設加速。且Google預期2026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上揚,呼應大摩對美國、大中華區半導體產業「具吸引力」的正向投資觀點,看好AI需求續強。
第三、台股技術面,週四加權指數收量增紅十字K棒,指數盤中再創4月反彈以來新高,指標日KD及RSI向上、MACD維持紅色狀體,短線上技術面仍由多方掌控;OTC收量增上影線紅K,收盤乃在十日線之下,表現比加權指數弱。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PCB、矽光子、東元集團等族群,包括台光電、富喬、台玻、聯亞、東元等表現強勢。
【投資策略】:
美國通膨數據高於預期,市場擔憂Fed降息路徑增添變數,美股出現漲多回檔;美國CSP業者調高資本支出,加上輝達股價持續創新高等利多,帶動台股AI相關族群股價表現強勢。台股目前技術面強勢,台灣關稅公布為20%,雖相對日韓15%高,但較4/2關稅日大降,對等關稅不確定性消除,僅剩關注232條款調查結果,預估短線上台股加權指數高檔震盪。操作上建議布局流動性佳的績優中大型權值股,推薦族群聚焦:AI概念股、台積電供應鏈、PCB供應鏈、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工具機與機器人概念、散裝及生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