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呼籲企業和勞工積極參與AI培訓,以適應產業轉型
英國政府呼籲英國企業和勞工積極參與人工智慧培訓,以適應該技術帶來的產業轉型
依據英國科學、創新與技術部6月14日新聞稿,英國科學、創新暨技術部長Peter Kyle於6月13日召集領先的科技公司進行首輪專題會談後表示,政府擬與Google科技公司、Amazon電商平台和英國電信公司(BT)等英國企業合作展開一項培訓計畫,到 2030 年為 750 萬名英國勞工(佔總勞動力的20%)提供人工智慧培訓。
近期ChatGPT 等技術突破引發人工智慧產業的投資熱潮,但亦引發外界預測,從法律到金融服務等產業的大量工作將受到影響。同時,人工智慧領域似乎存在代溝,英國55歲以上民眾使用人工智慧的頻率僅35歲以上族群的一半。Kyle部長呼籲英國企業和勞工積極參與人工智慧培訓,以適應該技術帶來的產業轉型。此外,自本屆政府上任以來的1年內,英國已吸引超過440億英鎊的人工智慧投資,且自英國首相施凱爾於今年1月啟動人工智慧機會行動計畫(AI Opportunities Action Plan)以來,已創造1萬3,250個就業機會。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在英國支持其人工智慧發展,領先企業和政府將共同致力於幫助全國各地民眾掌握在人工智慧時代蓬勃發展所需的技能。
另一方面,民調數據顯示,包括英國、美國、澳洲和加拿大在內的英語國家民眾對人工智慧的崛起比歐盟民眾更為擔憂。關於人工智慧對就業影響的預測各不相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警告,該項技術可能導致法律、醫學和金融等技術性職業的失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美國和英國等已開發經濟體有60%的就業機會將受到人工智慧的衝擊,其中一半可能受到負面影響。然而,呼籲在公共和私營部門廣泛採用人工智慧的Tony Blair 研究所智庫表示,英國私營部門潛在的就業流失將因人工智慧創造新的就業機會而得到緩解。
英國首相施凱爾在上周舉行的倫敦科技週(Tech Week)表示,政府理解民眾對人工智慧可能取代其工作的擔憂,並將努力證明科技能夠為社群創造更多財富,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並大幅改善公共服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