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02 07:33:26 黃文章 發佈
路透社8月30日報導,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執行長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表示,上半年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暴跌68%,降至2,450億盧布(30億美元),原因是油價疲弱,而油價下跌則主要受到沙烏地阿拉伯與其他OPEC國家增產拖累。
謝欽表示:「今年上半年油價下跌,主要原因是石油產量過剩。主要由OPEC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拉克、科威特)的積極增產所導致。」謝欽表示,根據俄羅斯石油公司與主要能源機構的預測,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過剩在第四季度將達到每日260萬桶,並在2026年放緩至每日220萬桶。
謝欽在聲明中指出:「由於歐盟和美國制裁限制的收緊,俄羅斯石油的折扣幅度有所擴大,再加上盧布匯率的大幅走強,這對所有出口商的財務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上週,俄羅斯第二大石油生產商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和俄氣旗下石油部門俄羅斯天然氣工業石油公司(GazpromNeft)也都報告上半年利潤年減超過50%。
根據阿格斯媒體(Argus Media)的數據計算,今年上半年俄羅斯主要出口混合油烏拉爾原油(Urals)的平均價格為每桶58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13%。同期,盧布匯率從去年底到6月30日對美元升值近23%,達到1美元兌78.4685盧布,原因是俄羅斯的關鍵利率保持在接近歷史高位。匯率升值意味著俄羅斯生產商每出售一桶石油所獲得的盧布更少。
雖然俄羅斯央行在6月和7月的會議上共計下調了300個基點的借貸成本,但謝欽表示降息的速度「顯然不夠」。他說:「長期維持關鍵利率在高水平的後果之一,就是盧布的過度升值,這給俄羅斯預算和出口公司都帶來了損失。」他稱這也導致債務融資成本上升,惡化企業借款人的財務穩定性,並削弱投資潛力。
上月,OPEC+八個參與自願減產的產油國(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哈薩克、科威特、阿曼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同意自九月起每日增加原油產量54.7萬桶(8月份增產54.8萬桶),這項宣布意味著該組織已完全逆轉先前的減產措施(5月、6月與7月分別每月增產41.1萬桶/日,4月增產13.8萬桶/日)。
市場關注9月7日的OPEC+會議。分析師Tim Evans在其《Evans on Energy》通訊中表示:「下一個關鍵的基本問題是,OPEC+產油國是否會在9月之後繼續提高該集團的產量目標,相關決定將在數日內出爐。」
高盛報告表示:「雖然OPEC+的政策仍具有彈性,但預計在9月之後其產量配額將維持不變,因為我們預期經合組織(OECD)商業庫存的累積速度將加快,且季節性需求的推動因素將逐漸消退。」
高盛分析師表示:「考慮到俄羅斯原油進口量龐大、為維持需求可能進一步擴大價格折扣,以及主要買家中國與印度持續表現出的購買意願,我們仍認為俄羅斯供應出現大規模中斷的風險有限。」
高盛的分析強調,地緣政治風險正重新塑造石油動態。一方面,OPEC+的閒置產能——估計每日約有500萬桶——為供應衝擊提供了一定的緩衝。然而,正是這樣的產能,在地緣政治緊張升級時,反而可能加劇價格波動。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