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券:台股短期趨勢尚未轉弱
【昨日盤勢】:
週三美股四大指數回檔,連帶拖累週四台股開低下跌,受美國財長發表美國政府將試圖將30-50%晶片生產移出台灣轉移他國的言論影響,台積電出現賣壓,資金轉進鴻海及緯創伺服器ODM相關個股,另外電纜股表現強勢。權值股方面,台積電下跌1.49%,鴻海上漲3.14%,聯發科上漲1.13%,廣達上漲0.53%,台達電下跌0.79%。盤面強勢股,尖點、能率、華新、華榮、永冠-KY、第一銅、精金、榮星、美時等15檔個股漲停;西勝、奇鈦科、和椿、世紀*、台玻、廣明、盈正等漲幅6%以上;盤面弱勢股鈺邦跌停;環宇-KY、瀚宇博、貿聯-KY、揚博、同亨、華新科、明泰、富世達、耀登等跌幅6%以上。終場台灣加權指數下跌172.88點,以26023.85點作收,成交量為4888.27 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漲跌互見,電子下跌0.89%、傳產上漲0.48%、金融下跌0.67%。在次族群部份,以玻璃陶瓷、電器電纜、塑膠表現較佳,分別上漲6.76%、5.95%、3.82%。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3.83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07億元,投信賣超17.41億元,自營商買超70.17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鴻海、緯創、台新新光金、群創、大成鋼;賣超前五大為凱基金、潤泰新、中信金、國巨*、元大金。投信買超前五大為仁寶、鴻海、南亞、元大金、台新新光金;賣超前五大為長榮航、華航、光寶科、英業達、和碩。資券變化方面,融資增6.14億元,融資餘額為2752.65億元,融券增1.43萬張,融券餘額為33.18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增加785口,淨空單部位21779口。借券賣出金額為175.23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79.15%、傳產17.89%、金融2.96%。
【今日盤勢分析】:
美國週四公布上週初領失業金人數低於預期,而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上修至近兩年最快的 3.8%,兩項經濟數據公布後 10 月降及12 月分別再降 1 碼機率降低,美債10年期殖利率攀升,接下來市場關注週五即將公布的PCE數據,視其為聯準會後續的利率決策走向。市場同時也擔憂政府關門風險,美股四大指數同步下跌。外媒引述消息報導,英特爾近日又向蘋果尋求資金,希望蘋果投資英特爾,同時傳出也與台積電接洽,尋求投資或合作,台積電ADR下跌1.44%。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續強,經濟公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17.36、118.22,皆創歷年同月新高,寫連18紅,年增幅度14.41%與15.48%。經濟部統計處預估,由於經濟前景尚不明朗,對9月看法將較8月減少;未來四個月工業生產指數均達98.98,則可創下全年增10%。
第二、國科會三大科學園區24日召開「國科會科學園區2025年上半年營運記者會」,針對台積電中科1.4奈米新廠進度,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許茂新證實,第四季將會動土,且因導入更先進製程計劃於2028年下半年量產,成為全球最先進製程之一,台積電持續研發更先進節點(如A10以下),預期在2030年前後延伸摩爾定律效益。
第三、技術面來看,週四收上影線黑K,技術指標KD及RSI均出現死亡交叉,MACD維持紅色柱狀體,收盤仍守穩5日均線,顯示短期趨勢尚未轉弱,盤勢整體呈現高檔震盪格局。投資人操作上,建議密切留意5日均線支撐力道,若未有效跌破,盤勢仍具備上攻動能。反之,若指數跌破5日線,則需提防短線回檔整理。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電纜、部分PCB、部分集團等族群,包括華新、華榮、尖點、能率、美時等表現強勢。
【投資策略】:
近期科技大廠持續對AI投資增加、經濟部公布工業生產及製造業生產指數數據佳等利多因素帶動台股續創新高,惟美國財長發表晶片移出台灣言論、美聯邦政府10月恐關門、鮑爾的股價估值偏高言論等影響投資人信心;台股經過連續上漲後與月線正乖離大,短線上高檔震盪、類股輪動。操作上建議布局績優中大型權值股及具業績題材的中小型股,聚焦族群:AI概念股、半導體先進製程相關、高速傳輸、材料升級或替代概念股、PCB供應鏈、蘋概股、機器人、軍工及生技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