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10 16:03:50 丁于珊 發佈
經濟部長龔明鑫(附圖)今(10)日出席「2025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論壇」,並以「建構台灣韌性的戰略藍圖與政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表示,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2020年新冠疫情到2025年川普關稅戰,台灣一開始都不被國際看好,但實際表現皆比大家想像的更好,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一步一步度過挑戰,而如今又面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及需求起伏不定、關鍵材料和技術的限制等挑戰,只有做好準備,才能將這些挑戰化為機會,反敗為勝。
龔明鑫提到,台灣從以前到現在面臨包含地緣政治、天災等一直在發生,國際一開始都不看好台灣,例如2018年美中貿易戰,IMF當時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將會是亞洲四小龍之末,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IMF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為 -4%,但實際上,台灣表現非常好,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超過3%,2021年甚至超過6%;台灣經過多次衝擊,經濟都逆勢增長。2025年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讓外界感到擔憂,不過台灣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6.75%,較其他國家高,且根據財政部公布數據,2025年前8月出口成長率達21.7%,其中ICT產業更是一枝獨秀。
不過龔明鑫指出,儘管ICT產業表現亮麗,但是在關稅、匯率等問題下,許多產業在出口都面臨挑戰與困難,尤其傳統產業如塑橡膠製品、礦產品、運輸工具、紡織等;此外,全球經濟現在也面臨極端氣候、地緣政治、關稅及需求起伏不定、關鍵材料和技術的限制等挑戰,台灣必須提升韌性,做好準備,才能將挑戰化為機會,反敗為勝。
對於這些挑戰,龔明鑫表示,經濟部主要著重在基礎建設,包含土地、供電、供水、人才及勞工五大要素,其中在水的方面,要強化防洪治水,政府已推動千億元的系統性治水計畫,力拼在2029年完成,目標達到「最小淹水面積、最快退水時間、最高安全標準」。在能源方面,確保穩定供電是經濟部跟台電責無旁貸的事情,並在不缺電的條件下,為因應企業RE100需求,持續開發多元綠電,同時台電也推動5000億元強化電網韌性計畫。
針對關稅跟需求起伏不定的問題,經濟部從金融支持、協助產業轉型以及開拓海外市場三大面向協助企業度過難關。龔明鑫指出,尤其拓銷海外市場是目前最多企業提出申請,在如今國際訂單產生結構性變化的時候,正是企業搶佔訂單最重要時刻,經濟部會大力支持。
在地緣政治挑戰方面,龔明鑫表示,台灣有其特殊性,政府積極落實五大信賴產業,尤其軍工與安控是一定要發展,經濟部對此責無旁貸,包含發展無人機、國艦國造、自主發展關鍵技術、完善供應鏈等。
此外,龔明鑫也提到,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得非常好,但同樣面臨地緣政治、供應鏈破碎、關鍵材料跟技術限制等問題,因此要持續往下世代先進科技布局,包含CoWoS、矽光子、機器人、量子運算等,雖可能要十幾、二十年才可能真正運用,但現在就要投入資源;同時,也要做全球跨區域布局,延續台灣高科技產業聚落(cluster)影響力,進行跨區支援。
龔明鑫強調,希望打造打造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台灣晶片無所不在,全世界一年365天、24小時每分每秒、每個地區、每個角落,台灣的晶片一直運轉,沒有停歇,這是台灣的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