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季泰國出口將面臨壓力
泰國出口部門為國家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儘管在2025年前八個月實現了13%的高增長,出口總額達到2,231.8億美元,然公共與私營部門普遍預期本年第四季度將面臨顯著的下行壓力。
本年前八個月之強勁增長主要源於泰國出口商為規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實施對等關稅,而加速向美國市場搶運貨物。然而,美國現已對泰國商品設定高達 19%的新關稅壁壘,致使泰國產品成本上揚。同時,貿易夥伴現有庫存充裕,進一步削弱了對泰國產品的實質需求,共同造成了出口前景的黯淡局面。
泰國商會副主席Visit Limlurcha 指出,美國及全球訂單的下行趨勢已反映在物流領域,貨櫃訂艙量銳減,迫使航運公司大幅調降運價,以亞洲至美國西岸航線為例,9月份運費暴跌逾30%,40呎貨櫃的平均價格從超過2,000美元跌至僅1,400美元;美國東岸航線運費亦下滑至約2,400美元。部分承運商為爭取貨量,甚至開出每個貨櫃低至1,350美元的底價。
Visit 副主席警告,儘管運費下跌短期內有利於降低成本,但在經濟層面上,這是一個全球貿易放緩的明確警訊,主要市場(美國和歐洲)需求不振,加上泰銖持續走強與高能源成本的疊加效應,正嚴重壓縮泰國出口商的利潤空間。
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部門遭受的衝擊尤為嚴重,本年前八個月出現 6.8% 的收縮,其中大米、木薯、加工雞肉和罐裝海鮮的出口均呈下滑態勢。泰國橡膠協會榮譽會長 Luckchai Kittipol 表示,同期橡膠出口量下降 7.7%,價值更巨幅滑落 29%,主要歸因於泰銖的強勢表現以及美國宣布關稅後的價格下跌。預計全年出口量將下降約 10%,價值則可能下降 25%。然而,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榮譽會長 Chukiat Opaswong 則維持審慎樂觀,預計全年大米總出口量將達到 8百萬噸,超越原先目標,主因泰國大米價格具備競爭力,平均每噸為330美元。
與大宗商品領域形成對比的是,泰國電子和電腦雇主協會會長 Dr. Sampan Silapanad 預測,泰國電子產品出口本年將增長30%,持續保持強勁的成長動能。在汽車領域,Toyota Motor Thailand預計其產量將穩定於537,000輛,出口量預計為336,000輛(僅微幅下降1%)。
綜觀全局,泰國出口業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已非單純的貿易摩擦,而是擴大為全球需求疲軟與海運運費結構崩塌所發出的複合式警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