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02 12:13:59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紅色供應鏈崛起、智慧型手機與PC成長趨於溫和,迫使電子零組件廠尋找新藍海,機殼廠可成(2474)2020年賣廠尋求轉型一度震撼市場,近年在中美貿易戰、供應鏈重組趨勢下,台廠面臨中國產能過剩的內捲競爭,加上美系大廠的降價壓力,以往高度倚賴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電子零組件也思考多元佈局,一方面降低營運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尋找新藍海市場,樞紐廠新日興(3376)、兆利(3548)等都開始布局非IT領域。
Q2消費性電子需求受關稅影響表現平淡,又遭逢新台幣急升衝擊,新日興、兆利都對於Q2獲利表現看法保守,今年營運則較有挑戰,不過因應新業務、產品布局,新日興、兆利今年都調高資本支出門檻,而新日興也接獲AI伺服器零件代工訂單,目前已經在安裝設備,下半年可望開始貢獻營收,未來則將持續擴大非IT應用,除了伺服器相關應用,機器人也是公司評估可切入的項目。
兆利除了配合陸系客戶開發摺疊等產品,目前手上也有數項非IT開發案正在進行,但因簽有保密協議,暫無法透露具體應用。
電子零組件廠轉型也並非今年才啟動,觀看近年電子零組件廠毛利率走勢都較為有壓,像樞紐大廠新日興近兩年毛利率都低於20%,除了受到原材料上漲、價格競爭等影響,背後也有美系客戶的降價壓力。
另一方面,供應鏈重組導致中國產能過剩情勢更為嚴峻,中國內捲也波及到了台廠的報價,雖然最終台廠仍可以品質、管理等優勢取得客戶訂單,但一開始設定毛利率就已經吃虧,只能待後續規模放大後,逐步透過內部管理優化成本,而今年關稅、匯率波動則讓電子零組件廠更為辛苦,且據相關供應鏈指出,美系大廠近年也對於自動化投入要求大幅提高,有些全自動化產線動輒就要斥資上億元,訂單越來越不甜。
不過,從可成近年轉型步伐可以看出,非IT應用要長大到可撐起營運並不是短期就可看到,多數電子零組件廠則仍採IT、非IT並進路線,一方面還是透過IT維持營運規模,但也期望透過非IT尋找下一波成長動能。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