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8 09:25:03 黃文章 發佈
印度《經濟時報》特約撰稿人、喬吉特投資公司(Geojit Investments Limited)商品研究部主管哈里什(Hareesh V)撰文表示,近幾週以來,基本金屬價格顯著上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已突破心理關口每噸1萬美元,而在印度的多商品交易所(MCX)平台上,銅價正徘徊於歷史高點附近。鋁價攀升至三年新高,在印度突破每公斤264盧比;鋅價則在海外達到數月高點,在印度國內市場創下歷史新高。
哈里什指出,這波基本金屬價格的飆升並非單純的投機行情,而是源於供應受限、需求強勁、地緣政治緊張與政策轉向等多重因素的複雜交織。銅礦產量受到一連串礦山事故與社會動盪的衝擊。智利的El Teniente礦場事故、秘魯的抗議事件,以及印尼Grasberg礦的致命土石流,共同導致全球供應減少數十萬噸。
全球基建投資與能源轉型正推動對銅與鋁等金屬的需求。銅作為電氣化的關鍵金屬,在電動車、太陽能板與電網升級中需求旺盛。較疲軟的美元使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對外國買家更便宜,進一步刺激需求,這對銅與鋁特別有利。在通膨壓力與經濟不確定性之下,投資者轉向大宗商品作為對沖工具,也推升了價格。
哈里什表示,全球基本金屬市場正行走在需求上升與供應受限之間的鋼索上。預測顯示,由於缺乏新礦開發,未來幾年可能出現供應缺口。能源轉型是主要推手,銅在電動車、風力渦輪機與智慧電網中的使用量不斷擴大。LME期銅價格週一收於每噸11,000美元,逼近去年5月創下的歷史新高水位。
就鋁而言,需求持續上升,尤其在中國,由可再生能源與交通運輸業驅動。然而,供應依舊緊張,部分原因是冶煉過程能耗高、地緣政治限制增加。同時,儘管全球鋅產量正在擴張,需求仍在上升,特別是在建築與汽車產業。中國的鋅消費預期仍將增長,但速度將低於前幾年。
東歐與中東的衝突、對俄羅斯(主要鋁生產國)的制裁,以及非洲銅產國的不穩定局勢,都干擾了供應鏈。同時,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也對海運造成影響,增加了金屬運輸的物流挑戰與成本。此外,川普總統重新推動的貿易保護主義,使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再度上升。
川普總統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對進口鋼鐵與鋁徵收全面關稅,引發主要貿易夥伴的報復性措施。這些關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提高了生產成本,迫使企業尋找替代的原料來源。另一方面,關稅也加速了回收與再利用的推廣,特別是在鋁與關鍵礦物領域,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正積極尋求循環利用的替代方案。
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基本金屬消費國,佔全球用量超過50%。雖然2025年第一季度需求強勁,但近期數據顯示出降溫跡象。銅與鋁的需求在第一季度受電動車銷售與太陽能安裝推動而顯著增長,但庫存上升與出口增加顯示第二季度國內消費有所放緩。不過,刺激措施與基建項目仍支撐長期需求。儘管短期波動存在,中國在綠色能源與城市發展上的戰略重點,確保了對基本金屬的持續需求。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