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6-03 08:01:20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barrons.com週一(6月2日)報導,道瓊市場數據顯示,今年1-5月追蹤美元兌換一籃子六種全球貨幣的美元指數下跌8.4%至接近2022年春季以來最低水準、跌幅創歷年同期最大。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表示,匯率是開放經濟體中最重要的價格,匯價既是一種資產類別、同時也是總經政策的強大傳導機制。
報導指出,眾議院日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中有一項被稱為「報復稅」的899條款、允許美國政府對來自被認為具有不公平或歧視性稅務制度的國家徵收新的投資稅。盛寶銀行(Saxo Bank)全球總經策略主管John Hardy表示,上述訊息對美元而言顯然是利空。
供應管理協會(ISM)週一公布,2025年5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當中的進口指數自4月的47.1%大跌至39.9%。
紐約時報5月報導,美國貿易逆差的必然結果是國際投資人持有更多美元、這些美元又被重新投資於政府債券等美國資產,投資人若基於關稅、地緣政治還是對美元穩定性信心下降而開始撤退,美國政府繼續舉債的能力可能會受到質疑。
英國金融時報週一報導,ISM 5月美國製造業PMI當中的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升至2022年6月以來最高。RSM US首席經濟學家Joe Brusuelas表示,貿易政策的混亂導致採購經理人幾乎不可能有效率地購買商品,美國未來可能會遇到生產瓶頸以及商品短缺。
美銀上個月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投資人在今年3月對美國股票配置進行了史上最大削減幅度,從全球最大經濟體轉向歐洲的幅度則是1999年以來最劇烈的。
彭博社報導,包括Matthew Hornbach在內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策略師團隊5月31日發表報告指出,未來一年美元指數預估將下跌9%,歐元、日圓和瑞士法郎將是美元走弱的最大贏家。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