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09 19:42:10 丁于珊 發佈
財政部今(9)日公布9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受惠於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浪潮延續,及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顯現,9月出口542.5億美元(左圖),為歷年單月第3高,月減7.2%、年增33.8%,連續23個月正成長;在AI產業鏈之國際分工運作與出口引申需求上升,以及資本設備增購等支撐下,進口418.6億美元,亦為單月第3高,月增0.5%、年增25.1%。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9月出口表現仍相當亮眼,主要有四大因素,第一是根據國際機構最新報告都提到,今(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或貿易活動雖受美國關稅措施制約,不過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都較預期中更具有韌性;第二,AI及高效能運算新興運用需求維持強勁;第三,國際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拉貨效應;第四,進入科技產品外銷旺季;不過部分產業仍面臨產能過剩壓力,導致電子、資通產品與傳產貨類兩極化現象並未有太大改善。
第三季出口方面,規模值達1,694.2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率為36.5%,較主計總處預測數高出7.4個百分點;累計1至9月出口4,526.8億美元、年增29.7%,蔡美娜指出,若與2022年全年4794.2億美元高點比較,僅相差267億美元,顯示2025年前10月出口將會提前刷新全年新紀錄,且在AI商機挹注下,科技產品訂單能見度都清晰,預期第四季出口可望延伸上升走勢。第三季進口1,258.7億美元、年增24.9%;累計1至9月進口3,534.1億美元、年增22%。累計1至9月出、進口規模值皆創歷年同期最佳。
在9月出口主要貨品中,11個貨類有7個貨類上升、4個貨類下降,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仍穩居出口兩大主軸。電子零組件9月出口214.3億美元、年增25.6%,動能主要來自AI應用持續帶旺先進製程晶片需求,以及雲端運算儲存需求大爆發,國際大廠轉移產能,造成部分舊世代DRAM供需產生缺口,且缺口持續擴大,帶動電子零組件9月出口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占總出口比重39.5%,扭轉連續五個月低於資通產品占比的局面;資通與視聽產品9月出口192.7億美元、年增86.9%,為歷年同月新高,主要反應顯示卡、伺服器出貨維持高速擴張。合計電子零組件跟資通與視聽產品9月出口年增48.7%,占總出口比重75%。
傳產貨類方面,以電機產品表現較好,因受惠AI商機推升相關電源裝置需求,9月出口年增17.2%;紡織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則因市況不佳、海外產能過剩,各年減8.6%、7.1%。累計前9月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合計年增45.3%,占總出口比重72.4%,其餘貨類僅年增1.2%。
在主要出口市場方面,9月對五大市場出口全面上揚,除了對中國與香港外,其餘均為同月新高紀錄,其中以銷往美國增加金額較多,主要受惠AI商機、全球供應鏈重組、美國再工業化三大趨勢拉抬,9月對美出口133.2億美元、年增率達51.6%,為連續26個月正成長,累積前9月出口年增54.9%,是有統計以來同期第二大增速。
對中國與香港9月出口158.6億美元、為38個月以來的高點,年增12.8%,主要歸功於電子零組件拉貨貢獻,其中電子零組件對中國出口也創下單月新高,不過其他多數貨類動能仍偏弱,主要可能受生產過剩、內捲競爭影響。
而9月對東協、歐洲、日本出口年增率分別為34%、27.3%、23.3%,其中對歐洲出口37.3億美元,為歷年單月第三高;對東協累計前9月出口年增率37.7%,為15年同期最強,且占總出口比重達19.4%,亦創歷史新高,突顯在去中化趨勢下,東協已經逐漸成為供應鏈重組的新核心。另外,受資通產品挹注,9月對墨西哥出口激增3.7倍,規模值改寫單月紀錄。累計1-9月對美國、東協、日本、陸港等4地區出口均呈雙位數成長,分別年增54.9%、37.7%、14.5%、14.3%,僅對歐洲年減3.3%。
蔡美娜提到,觀察我國前9月出口年增幅度為29.7%,相較於主要經濟體,各國前8個月增幅分別為香港增16%、新加坡9.4%、中國5.9%、日本與美國各增4.8%、韓國2.2%,顯見我國增幅超出各國幅度14-28個百分點,表現相當優異。
展望未來,隨AI應用技術加速拓展,帶動相關硬體與零組件需求持續殷切,加以科技新品相繼推出,且中國與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均可望維繫我國出口成長動能。財政部樂觀看10月出口,預估規模值將介於528-549億美元,年增28%-33%,為連續24個月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