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22 18:15:02 丁于珊 發佈
台股近期接連創下新高,聯準會也重新啟動降息循環,但面對川普政府關稅、貿易政策等雜音尚未消除,市場關注資金動能是否延續。國泰投信今(22)日舉行「2025年Q4投資展望記者會」,總經理張雍川表示,看好第四季股債齊揚,資產配置上建議採股債雙多策略,且股優於債,並利用核心、衛星ETF資產進行靈活配置,有效進行風險控管並提升資金效率。國泰投信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預期,明年要比今年更具多頭態勢,因基本面支持全球經濟向上,且產業分布會較為均衡,建議投資人要持續留在市場裡。
王誠宏指出,在川普時代之前,大多數貿易盈餘國將美元存底視為安全儲備,並將持續的順差透過持有美國公債形式來維持自身幣值的低估,遂令美元不合理的高估,進一步擴大美國貿易逆差並惡性循環,另一方面美國的國際投資資產淨部位也因此持續赤字,在龐大利息支付壓力下,以債養債成為經常手段,墊高了美國國家總債務。
延續川普1.0時代,2025年再度入主白宮的川普團隊2.0,積極推動未完成政策。王誠宏觀察,迄今為止來看,川普首先透過關稅手段重整美國貿易失衡,願意直接投資美國、降低對美關稅以及增加購買美國製產品的國家,便能降低入美的進口關稅率,等於讓全球協助美國解決貿易逆差與國家債務雙失衡的問題。
王誠宏進一步說明,川普透過關稅政策,將各國對美國貿易盈餘的15%-20%轉移至美國進行實體投資,而非購買美元資產,藉此減少美國貿易失衡的問題,這對於全世界並不會造成太大的殺傷力,且美國投資已成為趨勢,川普此舉只是順勢而為,建議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股債雙多,並以股優於債為配置主軸。
另一方面,已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按目前執行的關稅稅率已經可以籌措整體法案所需預算,降低美國債務增長的力道,若再加上監管放寬,配合主要國家投資美國高科技產業,帶動製造業回流,不但有助重整全球貿易失衡現況,且能有效解決美國政府赤字以及工業再升級問題。
王誠宏並提到,因應疫情後的高通膨,使利率維持在高檔位置,美國經濟一直被高利率所壓抑,不過隨聯準會9月降息一碼,且後續還有降息空間,預期美國PMI數據將會往上走,且一直保持強勁,美國將擺脫惡性通膨糾纏進入新週期,明年表現可期。
此外,王誠宏預期,中國一線城市房市價格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轉正,加上歐洲開始進入景氣擴張,以及日本央行上調通膨預告,擺脫通縮糾纏,美國、中國、歐洲與日本四大經濟體占全球經濟六成,隨四大經濟體全面擴張,且多數國家貨幣財政皆採寬鬆措施,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可期。
在台股展望方面,國泰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游日傑針表示,近期台股一路上漲,主要是回應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大致消除以及聯準會降息。根據歷史經驗,過往8次景氣循環,在Fed暫停降息達6個月以上期間,後續再重啟降息,股市往後12個月報酬率中位數呈現正報酬,且在經濟未陷入衰退時股市皆呈現走高,因此若逢震盪,建議投資人可採逢低布局策略,並持續聚焦AI類股。
游日傑說明,這波台股持續創高與過往不同之處在於台股過往各階段都是以科技為主軸,如消費性電子、網通或手機題材,沒有進展到國家級戰略層面,但此次AI浪潮從2018年川普1.0祭出對中國晶片限制,包含高速運算、AI模型限制等,顯示AI發展是國與國的戰略性方向,而台灣具備先進製程技術領先、供應鏈上下游垂直整合完整性,在國際產業鏈上享有優勢將會持續。
不過游日傑也提醒,漲多就是最大風險,台股本益比已來到18倍,從過去平均來看,已經接近上緣位置,因此接下來要關注企業獲利表現,基本面能否支撐。
對此,游日傑預期,台股至2026年企業年獲利可望成長11%,今年AI相關一枝獨秀,至於明年表現,隨聯準會開始降息,被壓抑的景氣有機會向上,除了AI相關,其他如消費性電子相關企業業績有望提升,傳統產業也在關稅不確定性消除下,營收有望回溫,各類股可有更好的良性輪動,帶動台股指數有機會持續創高。
圖說:國泰投信今(22)日舉行「2025年Q4投資展望記者會」,總經理張雍川(右2)、發言人吳惠君(左1)、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左2)、量化投資部協理游日傑(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