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券:台股短線漲幅空間有限
【昨日盤勢】:
受前一日美股四大指數下跌的的影響,上周五台股以下跌5點17061點開出後,台積電、聯電、聯發科、鴻海等電子權值股上漲,加上韓國升息,國泰金、富邦金帶領金融股走揚,指數隨即翻紅向上緩步走高大漲百點,盤中載板、矽晶圓、封測族群維持多頭走勢,終場指數上漲142點,收在17209點,順利站上月線,成交量3200億元。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全數上漲,其中電子、傳產及金融分別上漲0.7%、0.65%及2.09%。在次族群部份,以塑膠、玻陶、橡膠等表現相對強勢,分別上漲1.85%、1.82%及1.76%。
【資金動向】: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27.52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82.29億元,投信賣超8.84億元,自營商買超54.04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聯電、新光金、國泰金、中鋼、台新金;賣超前五大為友達、臺企銀、燁輝、智原、彩晶。投信買超前五大為欣銓、光罩、國泰金、台積電、欣興;賣超前五大為金像電、旺宏、長榮、友達、群創。資券變化方面,融資減21.34億元,融資餘額為2695.35億元,融券減0.32萬張,融券餘額為47.99萬張。外資台指期部位,空單減少2357口,未平倉淨空單17571口。借券賣出金額60.3億元。類股成交比重:電子54%、傳產40.6%、金融5.4%。
【今日盤勢分析】:
由於美國Delta疫情升溫,影響到景氣復甦,進而市場樂觀預期美國聯準會將不會啟動寬鬆退場,以挽救經濟,激勵美股持續高檔走勢。不過,台灣方面MSCI季度調整台灣權重再次調降,且科技產業景氣第四季雜音頻傳,操作難度增加。對台股後市分析如下: 第一、上周五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全球央行年會表示,今年可能開始縮減購債,但強調並不會急於升息。鮑爾也認為近期高通膨應該是暫時的,並強調一旦新冠疫情結束,通膨向下壓力可能會再度浮現,後續將持續關注未來的經濟數據表現。鮑爾演說符合市場預期,激勵上周五美股四大指數全數上漲,標普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第二、國發會上周五發布七月景氣對策信號,7月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減2少分至38分,已至紅燈下限,創下今年二月來最低分,且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下跌。七景氣領先指標的七大構成項目中,僅股價指數上揚,其餘均較上月下滑。主因為疫情對於內需型產業的衝擊,批發、零售及餐飲業表現不佳,不過隨著台灣疫情趨緩,加上政府積極推出振興經濟方案,疫情造成的影響應會逐漸減輕。 第三、技術面觀察,上周指數連續五日反彈走勢,當周上漲867點,指數重回17200點。目前五日線與十日線黃金交叉,KD指標也自低檔向上走揚,短線指數沿著五日均線上漲,不過,觀察指數反彈的過程中,成交量逐日下降,顯見市場追價買盤力道不足,且目前月線、季線中期均線皆呈下彎,且指數面臨上檔季線及下降壓力線的反壓,加上本周31日盤後為MSCI季度調整生效日,預期上半周外資賣壓將壓抑指數上漲空間,建議逢反彈仍應逢高獲利了結。 第四、盤面焦點觀察。5G滲透率持續提升、穿戴式裝置應用SiP,運算和伺服器CPU推陳出新,以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自駕系統等,提高對車用BT載板需求,可持續關注南電、欣興、景碩股價後續表現。
【投資策略】:
國際股市走揚加上台積電漲價利多,帶動上周台股跌深反彈,重新回到萬七之上。不過,考量台股中期技術線型已轉為空頭排列,月線及季線持續下行趨勢,且目前指數上檔面臨季線及頸線壓力區附近,加上科技產業景氣第四季雜音頻傳,報價概念股價格鬆動,而周二盤後MSCI季度調整生效,預期指數短線漲幅空間有限,建議保守應對,選股以高殖利率概念股為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