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非正規」礦工封路抗議反對政府推動礦採合規化計畫
秘魯非正規礦工於本(2025)年7月發起大規模封路抗議,反對政府推行之「非正規採礦正規化計畫」(REINFO;Registro Integral de Formalización Minera)。抗議行動集中於Ica、Arequipa、Cusco及利馬等礦區主要交通幹道,嚴重影響銅礦運輸及大眾交通,初估已造成約4億索爾(1.1億美元)經濟損失。秘魯為全球第三大銅生產國(僅次於智利及剛果),銅礦出口占礦產出口60%,對GDP貢獻12%,抗議行動威脅礦業供應鏈及礦業投資環境。
REINFO計畫於2016年依據《第1293號立法令》設立,旨在透過臨時許可協助約50萬名小型及手工採礦者(MAPE)逐步納入正規經濟,無需立即遵守完整勞動或環境法規。然而,計畫因結構性缺陷成效不彰,迄至2024年REINFO登記87,111名礦工中,僅2,032人(2.4%)完成資格審查。批評者指出,REINFO允許註冊礦工免除非法採礦刑事責任,導致部分人在禁區或第三方土地上開採,淪為「非法採礦的保護傘」。為遏制濫用,能源與礦業部(MINEM)於2025年7月剔除50,565名礦工資格(占總數60%),因渠等四年無活動記錄或不符正規化要求,僅31,560人保留資格。此舉引發抗議,礦工稱政府侵害50萬依賴採礦家庭的生計,要求「無條件正規化」並延長REINFO至2026年。
抗議行動促使國會重新審視REINFO,但強硬終止計畫或全面取締非法採礦的法案可能性低。非法採礦與黑幫交織,2023-2024年採礦衝突致30人死亡,2025年13名礦工被殺,凸顯暴力風險。政治不穩定及選區壓力使國會傾向妥協,部分議員涉嫌與非法採礦利益相關,阻礙改革。國會計畫終止REINFO,改以2024年11月21日提交之「小型及手工採礦法案」(Ley MAPE)取代,但該法案於2025年7月8日遭國會能源與礦業委員會否決,因其「延續REINFO缺陷」並可能助長非法採礦。討論延至2025-2026年立法期,短期內REINFO預計延長至2026年。
秘魯人口計3,404萬,勞動人口約1,780萬人,非正規勞工占比約80%,集中於採礦、農業、建築及零售業,缺乏最低工資及社會保障。專家指出,REINFO因繁瑣流程、非法濫用、監管不足及經濟壓力難以成功。長期解決非法採礦需簡化正規化程序、提供經濟補貼與技術支持、打擊腐敗並重建政府公信力,結合國際合作遏制黑幫網絡,否則抗議行動及經濟損失將持續衝擊秘魯礦業經濟與社會穩定。(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