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7-17 11:39:04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荷蘭半導體設備巨頭ASML財報表現不俗,但財測卻令人失望,公司難以保證2026年是否能實現成長,引發股價重挫逾11%,外界也不免憂心,台系相關供應鏈恐難逃其害。不過,業者多指出,目前整體訂單量能仍穩健,將持續拓展新品、新客戶,並謹慎應對各種風險,今(2025)年營收仍以成長為目標。
ASML第二季銷售淨額 (net sales) 為 77 億歐元,淨收入為 (net income) 23 億歐元,優於LSEG統計的分析師預估值75.2億歐元、20.4億歐元;毛利率 (gross margin) 為 53.7%,第二季度訂單金額為 55 億歐元,其中 23 億歐元為 EUV 訂單。
ASML 同時公布 2025 年第三季指引,預估銷售淨額約 74 至 79 億歐元之間,毛利率預估約 50% 至 52%。此外,ASML 預計 2025 年的銷售淨額與 2024年相比將成長 15%,略遜於先前財測預估的300億歐元至350億歐元之間,毛利率約為 52%。
展望 2026 年,ASML 執行長 Christophe Fouquet 表示,目前看到 AI 客戶的基本面需求依然強勁。不過,總體經濟和地緣政治帶來越來越多不確定性。因此,儘管公司持續為2026年的成長做準備,在此階段仍沒有辦法確定。
ASML無法確定2026年是否能實現成長,除了混沌不明的關稅、地緣政治因素外,背後還指向正在削減資本支出、深陷困境的Intel。不具名的半導體人士透露,Intel早在去年第四季就已向ASML「PUSH OUT」多數訂單,其中也包括每套定價3.8 億美元(約新台幣120 億元)的High-NA EUV 。
他進一步分析,不僅Intel,三星晶圓代工也大砍今年資本支出,面對其他先進製程對手目前追趕無力,台積電(2330)在新世代機台導入速度也不用心急,預計將A14小量導入High-NA EUV設備,進入學習曲線階段,最快要到2030年量產的A10製程世代才有可能支援量產。由於三大客戶在新一代設備採購腳步出現放緩,讓ASML 2026年展望蒙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台灣廠商為國際大廠代工零組件或代理設備,業績與大廠需求連動。現在市場已知的EUV供應鏈,包括光罩盒供應商家登(3680)、EUV設備模組代工廠帆宣(6196),公準(3178)則是同時服務應材、ASML等,相關廠商今年營收仍以力拼成長為目標,惟後續營運動能是否會受到單一客戶衝擊,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