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8-20 09:37:01 鄭盈芷 發佈
匯率、關稅不確定性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多家工具機廠都傳出「做四休三」度小月,控制器大廠新代董事長蔡尤鏗(附圖)表示,匯率的關係,目前工具機的確較為辛苦,但也看到工具機正在轉型,有部分轉型到半導體,或是航太,也有的正在做其他市場布局,台灣工具機業的特性是經營上很有彈性,雖然現在辛苦,但他不看衰機械業的未來,畢竟台灣有很強的製造業支撐機械設備業往前走。
蔡尤鏗觀察,台灣工具機過去努力的重點放在製造,也就是如何讓同樣的東西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造出最好的品質,這也是過去台灣工具機在國際市場定位,不過這幾年面臨匯率、以及中國機械業崛起,讓過去成功的經營模式遇到一些挑戰。
蔡尤鏗認為,台灣下游的製造業非常強,而且不只在台灣做製造,甚至是可以到全球做製造,至於工具機上游的零組件產業鏈也很強,建議可以將智慧機械與智慧生產融合,發展智慧製造,他認為,台灣有很好的條件,就是利用台灣半導體優勢,將智慧感測器整合到機台設備,尤其是AI技術深度融合,結合台灣上中下游的生態系,去讓設備跟國際大廠產生差異化,因為如果沒有差異化,就只能做價格競爭。
蔡尤鏗表示,如果能夠推動生態系的合作,產品可以有差異化,包括新代自己也要更國際化, 讓機械業選擇用新代控制器,外銷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可以提供更綿密的服務網絡,平台支援度也可以更好,他認為這是台灣工具機業的機會,其實也是新代的機會,應該要走出去。
新代於上週三十周年茶會上,宣布啟動「AI驅動智慧製造+智慧機器人聯盟」,業界包括盟立(2464)、益芯科(7707)、東台(4526)、勤誠(8210)等伙伴加入。另外,新代也有投資盟立旗下的減速機廠盟英。
談到AI技術應用,蔡尤鏗分享,新代的控制器已具備 NPU、GPU 能力,能夠支援AI模型推論 (AI model inference),目前很多產品都已經融入AI,AI決策可以協助整個生產的智慧化,對於新代而言,AI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圖片來源:新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