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儀新品效益緩步發酵,前光/車用貢獻轉強
MoneyDJ新聞 2025-11-04 10:44:26 李宜秦 發佈 瑞儀(6176)陸續完成三個併購案,包括芬蘭Nanocomp、丹麥NILT、芬蘭Inkron,併購總金額超過150億元,董事長王昱超表示,今(2025)年前光、車用產品已逐漸發酵,2026~2027年也會有數個案子進入量產,預計2026年就可開始貢獻營收與獲利,未來三年處於明顯爬升的階段,而其他新產品如超穎光學Metal Optics等則要等到2028年才會有較為顯著的貢獻,另公司持續進行NRE(Non-Recurring Engineering)與模具研發,效益待2027-2028年有望發酵。
王昱超指出,馬來西亞檳城廠開始量產超穎透鏡,鏡外紅光的3D感測超透鏡(MetaLens)可應用在機器人領域,生醫市場需求潛力較大,明後年量產目標提升,明年也將擴建無塵室與增加產線,準備滿足2027年客戶應用在高階手機與其他消費性電子商品上的需求。
在AR眼鏡佈局方面,王昱超強調,瑞儀透過佈局AR模具、奈米壓印材料,決心投入國際級客戶,預計相關產品將於高雄七廠生產,高雄七廠力拼於2027年完工,公司對於AR眼鏡市場有高度期待,目前已有客戶有需求。另瑞儀越南廠已正式啟用施作與送樣,預計2026年第一季開始量產背光模組元件,而越南廠高度自動化,且擁有智慧管理能力,除IT產品外,未來不排除車載、超穎光學相關產品也在越南廠生產,公司力拼在紅色供應鏈的挑戰下保持獲利,整體而言越南廠值得期待。
財務長黃涼說明,隨著營收逐步發酵,併購成本對獲利影響將逐漸降低。王昱超表示,希望2027-2028年各項新產品的營收比重可達5-10%,他坦言,未來兩年將是關鍵的過渡期,透過三大併購案,瑞儀將為客戶帶來全新價值。
(圖/資料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