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1-10 11:45:21 新聞中心 發佈
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 2025)展會甫於10月底落幕,會中所揭示的能源趨勢持續發酵,隨著AI資料中心大規模的電力需求,新興低碳電力解方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其中以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最受矚目。SOFC具備分散式、現場供電、自發自用等特性,被視為可快速補足資料中心電力缺口的重要選項。
從台灣政策面來看,能源署在推動企業建置定置型燃料電池的部署上, 透過每kW最高7萬元的補助形成助力,業界普遍看好2025年燃料電池的成長性,而目前台灣市場發展形成SOFC三大勢力,包括美商Bloom Energy(BE)、韓商斗山燃料電池(Doosan Fuel Cell)及台達電(2308)。DIGITIMES分析師余佩儒認為,現階段以BE為台灣電子業、資料中心部署SOFC的主導業者,待2026年底台達電量產後,有望取得市場地位。
BE為該領域的全球領先業者,目前其SOFC設備在全球的部署量已超過1.5GW,且基於資料中心強勁需求,BE擬2026年底將年產量倍增至2GW。BE SOFC設備具備穩定性、模組化可快速部署、低碳等特性,可解決資料中心電力缺口問題。例如,BE於2025年7月與甲骨文(Oracle)簽約,可在90天內出貨並安裝好燃料電池,為資料中心提供MW級現場供電。
BE與台灣的連結始於2008年,其供應鏈多來自台廠,例如高力(8996)提供熱能產品、保來得提供連結版、宏進金屬提供連結版的表面噴焊、康舒(6282)提供電源轉換器。隨著台灣半導體、AI資料中心等產業擴張,需要大規模低碳電力,而BE的SOFC可做為分散式能源的重要解方,目前台灣已部署在欣興(3037)合江廠(925kW)、新豐廠(4,020kW)、山鶯廠(1,300W),以及保來得竹南廠(1,235kW),預計年底將會有資料中心場域導入。
值得關注的是,欣興旗下100%轉投資公司興訊科技代理BE技術,主要目標市場以台灣半導體、電子業為主,興訊看好2026年SOFC業績將迎來大幅度成長;另一方面,BE在台灣的團隊也增加至超過10人,亦大力投入台灣潛在需求市場。換言之,台灣市場要取得BE SOFC設備管道多元,除直接找台灣BE團隊,亦可透過興訊科技。
斗山和台達電皆是SOFC技術的後進者,相較於BE於2001年成立即投入SOFC技術,斗山燃料電池和台達電子皆是採取跟英商Ceres技術授權的作法,而斗山的SOFC發展進程更早,早於2019年與Ceres簽署合作授權協議,而台達電子則在2024年初與Ceres簽訂生產技術授權合約。
斗山燃料電池在南韓的市佔率高達65%,尤其在磷酸燃料電池技術(PAFC)已有600MW以上的安裝量,在此基礎上切入SOFC帶動其商業化進程較快,預計於2025年底完成在南韓群山的SOFC量產,年產能規劃達50MW。
在2024年切入SOFC的台達電,目標在2026年達到小量產,雖然其在量產進程上較BE、斗山慢,但台達電具備系統級整合能力,旗下擁有完整電力系統產品線,SOFC對其而言並非單一設備銷售,而是做為台達電AI資料中心能源解決方案的一環,再加上台達電具備台灣在地化供應鏈與採購優勢,以及基於台達電子多年深耕資料中心電力架構,對終端需求/CSP客戶的掌握,余佩儒預期,台達電SOFC技術在2027年後將逐步取得市場地位。
綜合來看,目前燃料電池還是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來源,部分美國和南韓案場有採用綠氫示範案,達到零碳排目標,但尚未進入大規模普級階段,若要燃料電池完全轉向以綠氫為主的功能模式,仍待綠氫產能與供應鏈成熟,電解槽技術提升,建立氫能儲運與安全標準制度等條件成熟,商業化時間點可能落到2035~2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