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葡萄酒內銷與出口同步下滑,使該產業面臨雙重挑戰
依據媒體報導,阿根廷葡萄酒業近年面臨嚴峻挑戰,依據阿國國家葡萄酒研究所(INV)數據顯示,本(2025)年7月阿國葡萄酒國內市場銷售量較去(2024)年同期下跌13%,人均月消費量較去年減少14%,僅剩1.39公升,與1970年代人均年消費超過80公升高峰相比,差距明顯。當前阿國消費者面臨通膨及實質購買力下降,加之生活型態改變,使葡萄酒逐漸失去作為阿國平日餐桌飲品地位。另,本年7月阿國葡萄酒出口量年減21.1%,顯示國內外市場需求皆疲弱。
以葡萄酒種類來看,本年1至7月無特定品種標示之酒款仍占國內市場主流,達66.6%,惟銷售量下跌5.6%,標有特定品種葡萄酒銷售成長9.2%,市占率近三成,反映阿國葡萄酒消費量減少,惟更傾向選擇品質較佳之酒品;本年7月氣泡酒銷售成長6.2%,其他甜酒或特殊酒款年增51.7%,惟整體銷售占比仍低;以酒品顏色區分,本年7月白酒銷售下跌6.5%,1至7月累計下跌11.4%,7月紅酒與粉紅酒下跌14.8%,1至7月仍保有3.3%成長。整體市場趨勢顯示,年輕族群與都市消費者將葡萄酒視為「品質體驗」或「特別場合飲品」,而非日常消費。
阿國葡萄酒出口市場亦面臨壓力,本年7月阿國散裝酒出口大幅下跌50.4%,在價格競爭上不敵智利、西班牙與義大利;瓶裝葡萄酒出口量下跌11.3%,以FOB計算之出口值更減少16.1%,顯示在國際市場難以維持價格競爭力;濃縮葡萄汁雖於本年7月微幅下滑0.4%,本年前7個月累計仍成長7.2%,為少數保持成長之品項;氣泡酒出口則逆勢成長37.5%。在出口市場部分,本年1至7月阿國葡萄酒出口量下跌6.9%,以出口金額計算則減少6.2%,其中美國為最大買家,其次為英國與巴西,惟整體國際市場需求仍呈現萎縮。
在葡萄酒包裝趨勢,瓶裝酒仍為出口主流,占比達93.4%,惟銷售量下降13.3%;使用利樂(Tetra Brik)包裝之葡萄酒出口成長35%,主要集中於低價位市場,占比6.6%;袋裝盒(Bag in Box)葡萄酒雖在部分歐洲市場被視為環保且經濟的選項,但阿根廷此類酒品出口表現不佳,年減高達77.5%。在阿國內需市場瓶裝酒仍象徵品質與形象,其他替代包裝推廣有限,惟專家認為未來年輕消費世代追求便利需求,可能逐步帶動利樂包及袋裝盒包裝之接受度。
阿根廷葡萄酒產業的困境不僅源自當前經濟環境,更涉及深層的結構性挑戰。其中,通貨膨脹與實質所得下降,使葡萄酒在家庭消費中的地位逐漸式微;啤酒及其他替代飲品因價格較低,更受年輕族群青睞;葡萄酒則逐步由日常餐桌飲品轉變為特殊場合或精品化的選項。同時,匯率波動、稅負壓力與高昂物流成本,亦使出口競爭力下滑。(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