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1-03-19 09:25:52 記者 陳苓 報導
美中貿易戰和中國製造成本飆升,讓製造業爭相出走中國,多數公司怕激怒北京,不願公開說明狀況。外媒稱,全球電源與散熱管理廠台達電(2308)表示,該公司已經大砍4成中國人力,未來更打算只留下1成人手。台達電替蘋果和特斯拉等代工。
金融時報19日報導,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向金融時報表示:「我們在中國的目標是把直接聘雇的勞動力減少90%,目前尚未達標,已經裁撤40%人力」。美國施壓各國分散供應鏈,台灣的品牌代工廠轉向東南亞和印度等地生產。可是鴻海(2317)等多數台廠,都不願說明詳情,怕惹惱北京。
美國對中國生產的電訊電源設備等開徵25%關稅後,2019年起台達電就改到泰國和台灣生產相關設備。現在台達電正在印度打造四家工廠,計畫替印度當地市場生產光電逆變器和工業自動化設備,並要製造出口用的資通訊設備。
海英俊指出:「中國的問題是就算沒有美中衝突,當地也不再是好的生產據點」。台達電1992年在東莞設廠以來,當地薪資飆漲十倍,而且員工流動率極高,相較之下,印度的情況穩定多了。
台達電用自動化對抗中國的高漲成本,台達電在蘇州的最先進產線幾乎完全自動化,所需人員從42人、銳減至3人。海英俊表示,電信設備等敏感商品,大概會永遠撤出中國,可是一般電腦零件等商品,會持續在中國製造。他說:「我們保留當地工廠,可以自動化的商品,會留在中國生產」,因為中國仍有優勢,具備完整供應鏈。
印度向蘋果/鴻海招手、鼓勵設廠
路透社2019年報導,貿易戰讓製造業從中國出走,據傳印度相準此一機會,向蘋果和鴻海(2317)等招手,鼓勵業者轉往印度設廠。
美國關稅壓力讓企業搬離中國,移往其他國家生產。消息人士透露,數名印度官員召開會議,討論「目標企業」(target companies)名單,涵蓋蘋果、鴻海、緯創(3231)、和碩(4938)等。印度鎖定九個產業,包括電子、汽車、製藥、電信業等。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