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12 09:22:04 郭妍希 發佈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見圖)樂觀預測,川普政府最終將跟台灣、瑞士與印度敲定貿易協議,南韓雖達成協議、但尚未正式簽署。
路透社等外電報導,盧特尼克11日接受CNBC專訪時表示,「印度若能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問題即可迎刃而解。我們即將跟台灣達成重大協議(big deal),大概也會跟瑞士敲定協議。」
盧特尼克並說,「南韓的協議雖已談妥,但正式的文件工作尚待完成。」他不願評論喬治亞州電池廠的韓籍員工遣返事件,是否拖慢美韓敲定協議的進度。
英國金融時報8月1日曾報導,根據兩名台灣官員及一名美國官員的說法,台美代表早在7月8日前就已大致談妥市場准入議題,一般來說此乃敲定關稅合約的核心要件,雙方原本希望能在數天內對外公布協議。其中一名人士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遲遲不簽這份協議的原因可能有好幾個,我傾向認為這大概跟中國貿易談判有關。」一名熟知談判詳情的美國官員呼應台灣總統賴清德的說法,認為台灣20%的關稅不會是最終結果,直指雙方會「重新就幾項議題進一步磋商。」
另一個議題則跟美國政府希望台灣能提出多少投資金額有關。消息顯示,盧特尼克屢次介入、推遲協議的敲定,他要求台灣比照日本跟南韓,承諾對美進行鉅額投資。
日本政府已承諾要對美國政府選定的專案投資5,500億美元。盧特尼克9月11日在CNBC專訪中表示,初期美國與日本將平分投資這些專案所產生的利益,待日本回收5,500億美元的本金之後,分潤比例將變為美國9成、日本1成。
(圖片來源:美國商務部)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