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26 13:15:13 郭妍希 發佈
市場傳出,川普政府正在評估最新計畫,將大幅降低美國對海外製半導體的依賴,從而提高本土產能、重塑全球供應鏈。
華爾街日報26日獨家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提議的最新政策,將要求晶片商在美國製造的晶片數量,必須跟客戶從海外進口的數量相同。若業者一段時間後未能將美國本土製、海外進口晶片數量的比例保持在1:1,將會被課徵關稅。
消息人士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8月曾表明,在美國投資更多的科技業者,可免除100%的半導體關稅,這就是上述政策依據的來源。要讓美國本土晶片產能跟進口數量達成1:1,比起單純增加美國產能是更為艱鉅的任務,因為海外產品通常較便宜,全球供應鏈調整難度高,且提高美國當地的供應量需要時間。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跟半導體業界高層提過這個想法,聲稱為了經濟安全,或許需要這麼做。美國政府擔憂科技業者過度依賴海外製造的晶片,尤其是源自台灣的製品。
新系統規定,若某家企業承諾要在美國生產100萬片晶片,則可獲得相同的進口額度,在赴美興建的廠房完工前,該公司及客戶在額度內的進口晶片可免付關稅。消息顯示,政策剛啟動時可能會提供寬限期,讓企業有時間調整並提升美國本土的產能。
這對正在增加美國產能的台積電(2330)、美光(Micron Technology)、格羅方格(GlobalFoundries)等晶片商來說可能是好消息,因為他們跟客戶談判時將擁有更多籌碼。
川普9月4日跟科技大老共進晚餐時曾表示,「我已經跟這裡的人討論過了。對於晶片與半導體,那些沒有來美國設廠的企業,我們很快就會開徵關稅。」「若企業願意前來美國設廠、或者計畫要來,就不會面臨關稅。」「若他們不來,就得繳交關稅。」川普補充表示,「像蘋果(Apple Inc.)執行長庫克(Tim Cook)的狀況就會很不錯。」庫克當時剛好坐在桌子對面。
庫克8月6日才與川普一同宣布,該公司將在未來四年對美國企業與供應商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能藉此鼓勵海外企業購買更多美國製造的零組件。這是蘋果2月宣布的5,000億美元投資計畫外,進一步加碼的投資行動。
蘋果的美國供應鏈今(2025)年將為自家產品生產超過190億顆晶片,其中包括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製造的晶片、環球晶(6488)在美國生產的晶片,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的晶片。蘋果並決定跟德儀合作,在猶他州與德州的廠房增設生產設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