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8-11 10:18:4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MarketWatch週日(8月10日)報導,慧甚(FactSet)上週五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6月15日至8月7日期間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財報電話會議記錄顯示、「經濟衰退(recession)」一詞僅出現在16場法說會,較第1季驟減87%。
慧甚資深盈餘分析師John Butters 8月8日撰文指出,上述指標的5年、10年平均值分別為74家、61家。
6月15日至8月7日期間,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總計有442家舉行財報電話會議、僅有4%(16家)提及經濟衰退。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Christopher Mim 8月1日撰文指出,科技評論家Paul Kedrosky表示,美國經濟之所以能在關稅陰影下持續展現韌性、原因之一在於資訊科技基礎設施支出等同於民間版經濟刺激方案。
Yahoo Finance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6月提到,基於目前看到的龐大人工智慧(AI)支出,美國經濟可能在未來12-24個月受益於相關生產力效益,GDP(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可望因而獲得提振。
彭博社8月9日報導,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8月1日公布的就業數據,過去三個月平均新增就業人數降至3.5萬人、創2020年以來最低增額,同一時間美國勞動參與率累計下滑0.4個百分點、創8年來(排除疫情爆發初期不計)最大跌點。
根據BLS公布的數據,2025年7月民間勞動參與率(LFPR)自6月的62.3%降至62.2%、創2022年11月以來最低。
2025年6月底的美國職位空缺(743.7萬份)僅較當月失業人數多出6%、低於5月底的6.6%。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