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3-09-25 10:52:11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鮮有人知,油壓缸大廠君帆(4584)已經默默投入風電產業8年,君帆總經理胡正杰(見附圖)表示,跟大廠合作有點像在解題,他們很重理論跟問題解決能力,君帆為了切入西門子歌美颯,「光是做數學就花了半年」。
過去風電供應鏈大多在歐洲,風機大廠西門子歌美颯來台設立組裝廠有機會推動台灣成為亞洲風電產業發展中心,而君帆花了4~5年時間做產業評估、盤查關鍵技術、研究在地供應,確認公司有能力做風機油壓缸,又花了3年時間跟開發商、風機廠溝通,投入2000萬元開發測試設備,2022年通過西門子歌美颯供應商認證。
回首踏入風電產業歷程,君帆總經理胡正杰表示,當初從政府單位獲得風電國產化相關訊息,認為綠能產業有發展性,調查之後,發現風力發電會用到相當多的油壓缸,都是君帆可以供應的。
不過一開始不得其門而入,「碰了一鼻子灰」,胡正杰表示,由於油壓缸不在國產化必做項目中,而開發商、風機商也不認識君帆,一開始2~3年幾乎沒有多大進展。
身為風電專案負責人,胡正杰坦言,有段時間滿灰心,就在有點想放棄的時候,董事長突然神來一筆,叫他要再回去研究風電產業,認為這是很重要的發展。
胡正杰轉向接觸工業局,不過同樣被質疑過去沒有風電實績,「還是在同樣的地方繞圈」,胡正杰決定換一個方式突破,從國外買風機油壓缸,拆解研究材質、活塞、鋼管與材料,確認可以在台灣生產,而風機油壓缸內徑是180mm,君帆設備本來可做到1米,從產品製作與技術消除政府的疑慮,也找了學者合作與評估產品可行性。
胡正杰也特別感謝風電國家隊中鋼(2002)相挺,帶著君帆認識開發商與風機廠,而光是前面敲門就花了4~5年時間,之後又花了3年時間跟開發商、風機廠溝通、做測試,還投資2000萬元開發測試平台,證明能做到0.01mm精度,才取得供應商資格,拿下風電產業入門票。
胡正杰指出,難的不在於製造,而是要證明產品可靠度、精度,以及後段驗證,前期很多的時間都在計算公式、證明理論,「光是做數學就花了半年」,還買了很多ISO文件。
由於海上環境嚴苛,而作業船光是出去一趟的成本就是百萬元起跳,風機零件可靠度要求非常高,不能有失效的情況,零件要符合相當多ISO認證,而且任何變更都需要客戶同意。
除了精度,君帆還具有伺服控制技術,而風電變槳油壓缸已進入試量產階段,透過自動化、一次加工提升生產效益,成本較德國供應鏈具優勢,胡正杰指出,國產化一開始做的是百年不壞的基礎,風場維運後,零件耗材的能量也要跟著提升,看好風電產業發展空間。
(圖片來源: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