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13名金礦安保人員遭黑幫殺害,凸顯非法採礦、暴力危機
秘魯13名金礦安保人員遭黑幫殺害,凸顯非法採礦與暴力危機
秘魯北部La Libertad省Pataz地區於本(2025)年5月4日發生駭人聽聞的暴力事件,秘魯主要金礦企業Poderosa聘請之13名安保人員於Chicama河谷礦坑遭黑幫「大聯盟2」(La Gran Alianza 2)綁架,兇手要求400萬索爾(約110萬美元)贖金未果,對其折磨並槍決後棄屍礦坑附近。Poderosa公司長期遭黑幫敲詐保護費(每月5,000至15,000美元)及搶奪礦石,爰聘請安保人員保護礦場免受非法礦工竊取礦石或侵入。此事件為Pataz地區又一起礦業公司與黑幫爭奪礦區控制權之暴力衝突案件,2023年迄今已有39人因採礦衝突死亡。
全球金價於近兩年間飆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驅動秘魯非法採礦熱潮。秘魯80%勞工為非正規,缺乏最低工資及社會保障,非法採礦日薪約50至100美元,吸引50萬人參與。秘魯為南美最大、全球第七大黃金生產國,2024年黃金出口155億美元,非法金礦年產值達70億美元,占黃金出口45%,超越毒品交易6倍(12億美元),成為最大非法經濟活動。因此,非法採礦與黑幫關係密切,黑幫提供資金、機械、地質專家及武裝保護,以控制非法礦坑。
本年5月Pataz屠殺後,柏狄娜總統(Dina Boluarte)宣布增派1,000名軍警並實施宵禁,由軍方接管Pataz地區安全,試圖摧毀非法礦坑,但黑幫武裝精良,執法成效有限。媒體稱Pataz為「無法地帶」,自2023年起區域暴力事件頻傳已多次進入緊急狀態,至今仍未能根除。政府針對非法採礦及相關暴力採取多項措施,但成效受限於政治阻力、預算不足及黑幫反制,而正規化法案(如Ley MAPE法案)進展緩慢,未來需簡化正規化程序、提供替代生計並加強國際合作,否則非法採礦與暴力將持續威脅秘魯社會穩定。(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