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9-25 08:29:02 黃文章 發佈
《New York Post》報導,金價本週連創歷史新高,本月稍早,經通膨調整後的金價也創下自1980年以來的首次歷史新高。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報告預測,黃金價格到年底可能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價位,全年報酬率超過50%。這將鞏固黃金成為今年表現最佳的資產。
德銀副總裁兼宏觀策略師亨利·艾倫(Henry Allen)報告表示:「雖然黃金價格有多種驅動因素,但其中之一是其作為避險資產的認知。」投資者往往將黃金作為對抗通膨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對沖工具,因其能在其他資產下跌時保持價值。
儘管金價創下歷史紀錄,全球央行仍持續大規模買進黃金,央行通常會在地緣政治危機中增加黃金儲備。根據世界黃金協會今年的調查,約85%的央行表示,黃金在動盪時期的表現對其黃金投資組合高度或有一定相關,71%將其視為對抗地緣政治風險的避險工具。該調查還顯示,95%的央行預期今年全球黃金儲備將增加。
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通膨壓力與增長放緩的矛盾持續困擾全球經濟。雖然美國經濟表現仍具韌性,但勞動市場顯露疲態,加上川普政府推動的高關稅政策可能推升輸入性通膨,使得物價穩定性受到威脅。在此情境下,投資者紛紛將資金轉向黃金這一長期以來被視為對抗通膨的工具。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轉向也是黃金上漲的重要推手。2025年9月,聯準會自2024年底以來首次降息,幅度雖然僅為0.25個百分點,但釋放的信號卻極為關鍵。市場普遍預期年內還將有進一步降息。當利率下降,債券收益率隨之走低,無息資產如黃金的相對吸引力便會提升。
地緣政治風險的疊加,也進一步助推了黃金需求。俄烏戰爭與加薩衝突仍未見停歇,這讓許多國家出於安全考量增加黃金儲備。當主權信用與國際金融秩序存在不確定性時,黃金便成為唯一不依賴第三方承諾的儲備資產。換言之,黃金在國際貨幣體系中重新獲得戰略地位。
黃金的強勁表現也引發了對其可持續性的討論。批評者指出,黃金長期回報率難以與股票、債券等生息資產相比,若未來通膨壓力緩解或聯準會重返緊縮,黃金可能出現回調。此外,若股市持續上行,部分資金可能回流至風險資產,對黃金的需求將減弱。因此,雖然黃金今年的漲勢驚人,但其後續走勢仍需警惕宏觀政策與市場預期的變化。
《Business Insider》報導,黃金的上漲有三大因素:中國的新計畫、聯準會的降息前景、以及經濟與政治動盪下的避險需求。中國正試圖成為其他國家主權黃金儲備的保管人,提供「黃金託管」服務。對其他國家而言,將黃金交由中國存放,不僅是儲備配置的選擇,更隱含對美元體系的部分替代。這無疑會刺激更多國家購買黃金,並間接推升需求。
聯準會的降息前景則是中期的推動力量,利率下降也會帶動市場對通膨的憂慮,而黃金長期被視為對抗通膨的工具,因此投資者會加碼配置。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聯準會真正行動之前,僅僅「降息的可能性」就已經推動了2025年上半年的金價上漲,這顯示市場對貨幣政策走向的高度敏感性。
經濟與政治的不確定性則是黃金的根本支撐,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市場動盪,迫使投資者尋找避險資產。除此之外,川普對聯準會的持續施壓,動搖了央行的獨立性,這讓部分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吸引力產生懷疑。在這種情況下,黃金因不受主權信用影響而被視為更純粹的避險選項。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