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9 11:22:00 邱建齊 發佈
臺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與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林試所)今(29)日舉行合作備忘錄MoU簽署儀式,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左二)表示,這不僅是雙方合作的起點,更是臺灣邁向自然解方新里程的重要時刻。林試所在森林經營碳管理與方法學研擬方面深具專業,並長期深耕碳匯量化監測與查驗領域,雙方合作正是將政策專業與市場串聯起來的重要一步,透過這份MoU將共同推動森林碳匯與林業類別減量方法,並於明(2026)年推出「森林碳匯專案實務課程」培育更多本土碳匯人才。
林修銘表示,自然碳匯被視為最具潛力最具韌性的氣候解方,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統計,自然解方可在2030年前貢獻全球超過1/3的減排量,並創造逾1,700億美元的生態效益,國際企業早已搶先布局:Microsoft今(2025)年簽署近千萬噸自然碳匯協議;Apple投資上億美元於中南美洲的碳匯專案;Google及Meta等企業組成共生聯盟承諾2030年前取得2千萬噸移除類碳權。自然碳匯已成全球企業競逐的新淨零戰略,身處國際供應鏈的臺灣企業更應及早行動提前投入。
而在國內,林修銘指出,政府已為自然碳匯的發展建立明確政策方向,我國「2050 淨零排放路徑」中,自然碳匯是關鍵戰略之一,農業部則以森林/土壤/海洋三大碳匯潛力領域為主軸推動科研發展與策略行動,結合公私協力與誘因機制,發揮自然負碳力量。同時,環境部陸續發布森林/土壤/紅樹林/海草等方法學,並透過國發基金100億綠色成長基金支持相關投資,共同為臺灣建構完整的自然碳匯生態系。
碳交所自成立以來,林修銘指出,始終以協助企業找到可行的淨零解方為使命,除推動碳交易市場外,也引導市場參與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與NPI(淨正向成長)理念。今年5月,碳交所與證交所更共同啟動「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整合跨部會與社會資源,打造示範案例,鼓勵企業從減碳進一步邁向對自然的正向貢獻。
面對未來,林修銘表示,希望這項合作能成為催化劑,激發更多企業與地方政府提前布局,讓碳匯不只是環保行動,更是兼具生態/經濟/社會價值的「永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