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10-29 12:02:58 郭妍希 發佈
輝達(Nvidia Corp.)尚不打算自行開發量子電腦,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決定把賭注押在AI超級電腦與量子處理器之間的「NVQLink」連接技術解決方案。
華爾街日報、CNBC等外電報導,黃仁勳28日在華盛頓D.C.舉行的GTC大會發表主題演說時表示,「NVQLink可說是連結量子與傳統超級電腦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是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關鍵)」。
量子處理器(即QPU)代表全新的運算模式,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原理破解當今傳統電腦難以解答的問題,有望為科學發現、金融模型等各項領域帶來重大革新。然而,若要產出對企業及研究人員有意義的結果,則須將量子處理器結合傳統超級電腦,執行先前難以解決的計算,並修正量子運算會自然產生的錯誤,也就是所謂的「錯誤校正」(error correction)。
輝達工業工程與量子部門經理Tim Costa表示,業界普遍認為,結合QPU與輝達繪圖處理器(GPU)等AI晶片的混合型架構有其必要性,部分是因為需要AI來執行全方位的錯誤校正。
Costa表示,有部分企業曾嘗試將QPU整合到AI超級電腦,最後卻發現其速度及規模無法滿足快速且大規模校正錯誤的需求。輝達最新的連結技術,是首款在速度、規模方面皆能真正支援大規模量子運算的解決方案。
根據新聞稿,輝達與超過十家量子硬體製造業者攜手合作,當中包括Alice & Bob、Anyon Computing、Atom Computing、Diraq、Infleqtion、IonQ、IQM Quantum Computers、ORCA Computing、Oxford Quantum Circuits、Pasqal、Quandela、Quantinuum、Quantum Circuits, Inc.、Quantum Machines、Quantum Motion、QuEra、Rigetti、SEEQC及Silicon Quantum Computing。
另外,輝達合作的量子控制系統製造商則包括Keysight Technologies、Quantum Machines、Qblox、QubiC及Zurich Instruments。
IBM日前才成功運用超微(AMD)晶片執行一項重要的量子運算糾錯演算法。以AMD晶片執行量子運算糾錯演算法,為IBM實現2029年底前造出量子電腦目標的關鍵里程碑。IBM研究部負責人Jay Gambetta當時表示,這顯示IBM的演算法不僅能在現實世界成功運作,且靠的還是「並未貴到離譜」的AMD現有晶片。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