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行:虛擬貨幣具匿名性更易成為非法活動洗錢工具
MoneyDJ新聞 2021-09-24 16:47:54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中證網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今(24)日在《中國支付清算論壇》表示,近年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快速發展,引起了各國監管部門廣泛的關注。截至目前,比特幣(BTC)總市值達到8,000億美元,穩定幣(Stablecoins)整體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溫信祥表示,利用虛擬貨幣跨境轉移非法資金是一個典型的場景,虛擬貨幣的匿名性,使之更易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交易洗錢工具。
溫信祥指出,一般而言,虛擬貨幣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以比特幣為代表,虛擬資產的屬性更為突出,一定程度上成為流動性超發的蓄水池,一種是以泰達幣(USDT)為代表的穩定幣,更多發揮支付工具作用。從基礎設施角度來看,區塊鏈相當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也是虛擬貨幣的交易資料庫,虛擬貨幣交易所相當於中央對手方,部分承擔了做市商的職能。
他表示,虛擬貨幣對支付體系帶來的挑戰主要是,一是脫離了支付體系,封閉運行,在內部帳戶間轉賬,與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帳戶體系割裂,僅在兌換法幣時產生聯繫;二是分流銀行和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削弱清算組織地位;三是被用於非法活動,虛擬貨幣的匿名性,使之更易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交易洗錢工具。
溫信祥表示,虛擬貨幣的挑戰是巨大的,傳統金融體系在應對大型金融科技平臺企業金融業競爭時,還可以依靠法律、監管等傳統手段,加大反壟斷力道,增強個人隱私和信息保護。但面對另起爐灶的虛擬貨幣及相關的暗網事件,如何進行監測、干預、阻止、懲治,都面臨法律依據和技術手段的創新應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