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就債務重整協議目標達成協議
依據媒體報導,阿根廷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IMF)於本(2023)年7月28日在阿國中期貸款計劃(Extended Fund Facility, EFF)框架下,針對累積外匯儲備及改善政府財政赤字等政策及措施達成協議,預計本年8月下半月IMF理事會完成綜合審查及批准後,阿國將獲核撥75億美元資金。阿國本年財政赤字目標仍維持占該國GDP之1.9%不變,外匯儲備累積目標則下調至10億美元,較此前訂定之80億美元目標大幅調降。IMF預計下次審查會議將於11月舉行。
阿國自本年3月31日與IMF完成第四次審查後,阿國經濟情勢持續惡化,受乾旱影響超出政府預期,對出口及稅收造成影響,致使截至本年6月底,與IMF商定之計畫目標包括外匯儲備累積、財政赤字及貨幣政策等均未達標。因此,為確保阿國經濟穩定及可持續性、解決通膨與外匯儲備不足等問題,阿國政府同意於未來數月實施一系列措施,改善及適應內外部環境,並繼續履行對IMF償還債務義務,雙方針對以下層面達成協議:
匯率及貨幣政策:阿國將加強及整合匯率制度,官方美元匯率維持逐步貶值;善用貨幣政策管理外匯期貨及金融市場秩序;確保實質利率為正,維持市場對阿幣披索(Peso)需求;採取鼓勵出口措施及在短期內抑制進口。
財政政策:維持2023年財政赤字目標在GDP之1.9%。國家收入方面,對進入外匯市場換匯進口商品及服務課徵新稅及採行促進出口結匯新措施,以助消抵乾旱造成之出口關稅收入減少;國家支出方面,調整能源費率,反映生產成本變化,加強管理社福支出及合理控管對省及國營企業之經費核撥。
國際儲備:本年底外匯儲備累積目標調整為10億美元。鑒於阿國已完成第一階段連接阿國Neuquén省Vaca Muerta油田之Néstor Kirchner天然氣管道,應可改善能源貿易平衡,加之預估本年下半年乾旱情形有望緩解,均有助阿國持續累積外匯儲備。
阿國政府7月31日面臨須償還IMF近27億美元到期債務,惟為免央行美元持續外流,已決定不動用外匯存底,轉向其他國際組織尋求貸款來源。阿國經濟部長7月31日宣布,將透過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開發銀行(CAF)提供之貸款以及與中國貨幣互換協議(SWAP)機制向IMF償還債務。(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