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證券:低量偏弱走勢,持續保守觀望
【昨日盤勢】:歐債隱憂與intel降財測利空齊發,歐美股市重挫,連帶週二亞股全倒。台股開低後一度下跌近百點,後半場雖緩步拉升,但受陸股持續大跌破底衝擊,仍未能收復6900點關卡,終場加權指數下跌52.73點或0.76%,以6896.31點作收,成交量為604.13億元。觀察盤面宏達電在訴訟公佈前夕,全場維持上揚2.5%以上,似有利空出盡之勢,台積電後半場亦緩步翻紅,穩住電子股走勢,且先前受土地五法三讀衝擊的營建股走勢抗跌,但佔權值的金融股表現持續疲軟,汽車、百貨、食品等傳產次族群表現亦弱,同步拖累指數表現。
【資金動向】: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5.8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7.3億元,投信賣超5.6億元,自營商賣超2.9億元。外資買超前五大為台積電、可成、旺宏、和鑫、新光金;賣超前五大為KY中租、中信金、富邦金、聯電、台新金。投信買超前五大為緯創、寶成、中華電、南亞、中鋼;賣超前五大為中壽、嘉聯益、遠百、益航、裕隆。資券變化方面,融資減少9.1億元,融資餘額為2052億元,融券增加0.03萬張,融券餘額為71.08萬張。
【今日盤勢分析】:本週以來台股走勢持續偏弱,除歐債疑慮紛擾之外,中國股市重挫破底,對中概股也形成重大負面衝擊,而產業消息面與業績面也乏善可陳,仍被眾多利空因素所淹沒。就11月營收公佈數字來看,不論電子與傳產次族群表現皆不理想,僅有少數次族群如紡織尼龍、汽車電子、食品、汽車零組件、觸控面板、手機零組件與散熱模組等維持正成長的趨勢,多數次產業族群皆已陷入產業淡季與訂單縮減的窘境,業績成長腳步放慢也陸續反映於股價的疲軟表現,如intel調降財測,電子族群如啟碁、閎暉、位速、嘉聯益、穎台、元太、南電、新世紀等走勢疲軟或持續破底;而金融股指數持續弱勢,距11/23日18個月以來低點743.61點僅餘2.2%的空間,個股如富邦金續創10月以來新低,國泰金前波低點29.8元與30元關卡保衛戰隨時上演,官股銀行指標股兆豐金面臨20元關卡保衛戰;傳產龍頭股如汽車的裕隆、橡膠的建大、航空的華航、百貨的遠百、化工的信昌化與觀光股的晶華等連日破底走勢,顯示在市場量能與人氣持續退潮下,股價仍有調整空間。整體而言,台股連8個交易日成交量低於800億元,週一更創下548億元的33個月以來新低量,在年底外資放假、大選選情膠著與選舉日期逼近影響下,市場人氣持續退潮,台股在低量不利進攻下轉為守勢機率升高,判斷短期可能陷入本波低點6744點至7000點附近的震盪築底走勢。
【投資策略】:歐盟高峰會僅帶來短暫激情,歐美股市再度因歐債而劇烈回落,且中國股市破底走勢也增添市場負面因素。本週以來台股表現持續偏弱,且無力收復7000點與短期均線關卡,由於大股東心態持續偏向保守與政策淪於口水護盤未見積極作為,市場偏空氣氛仍無法扭轉。建議短線保守觀望為宜,持續降低持股,靜待大盤落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