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3-02-13 12:26:02 記者 趙慶翔 報導
由於關鍵零組件Shimano 交期已經縮短,回歸常態,大約3-6個月左右,整體供應鏈上下游將同步調整庫存、去化先前的訂單、去化終端庫存銷售量,加速對消化時程,就不同車種的狀況也不一致。
像是中高階車種、E-Bike受到先前缺料問題,因此部分車種庫存水位仍低於過往水準,不過中低階卻有超過半年以上的庫存,目前供應商普遍認為,中低階庫存水位有望在年中逐步恢復到較健康的水位。
近期營運來看,隨著1月營收公布可以略見一二,自行車組車龍頭廠商巨大(9921)、美利達(9914)表現年減,巨大則來到58.28億元,年減12.73%,美利達營收22.84億元,年減9.47%。
不過,以中高階車種居多的明係(6804)營收則表現亮眼,來到2.76億元,年增34.77%,以及複合材料廠拓凱(4536)也受惠於23年車種進入尾聲,拉貨力道放大。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24年車種已經開發完畢,預計將在第2、3季進行鋪貨,但品牌客戶大多對於市況看的保守,加上中低階車種也持續去化庫存當中,因此新車種會更強調性能、亮點設計等特色,希望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不過,對於供應鏈來說,訂單預估量仍相對過去保守,須等到鋪貨之後市場銷售量的回饋,才會對於第4季更為明朗。
但當中E-Bike的成長趨勢仍明確,主要是在歐洲市場,在政府基礎建設與補貼之下,使得人們的騎乘意願提升,且E-Bike的終端售價逐步親民。以美利達來說,去年E-Bike出貨量大約33萬台,今年目標達到36萬台水準,整體市場需求與成長的態勢並未受到環境改變。
業內高層認為,儘管近兩年自行車產業蓬勃的發展,但並未有太多廠商進行擴產,而是透過加班生產等方式因應,產業本身有保守的特性,因此在回歸到正常需求之時,也不至於出現泡沫化。
不過在此態勢之下,生產端如何緊密的配合與分散產地風險也是重要的,像是巨大目前中國有四個生產廠區,約半是用於中國內銷市場,以及周邊國家,另外,匈牙利廠則供應當地歐洲市場,越南定位做為車架、零配件的中心,供應歐洲廠、台灣廠的核心角色,加上2025年越南與歐盟的FTA協定,出口上也具有一定程度優勢。
美利達台灣廠主攻高階自行車、E-bike,另外美利達也已在德國投資設立E-bike組裝廠,從台灣將半成品出口德國組裝,就近供應歐洲市場需求。
另外,拓凱的越南新廠已經在去年第3季起投產,今年下半年產能將會正式開出、放大貢獻,包含車架、前叉的總產能量將增加2成。另外,拓凱台中中科廠也預計在今年第4季完工、明年開始投產,將是中長期發展的基地。
整體來看,市場認為,普遍受到中低階自行車庫存去化影響到上半年拉貨動能,因此各自的發展狀況相對變得更為重要,像是能否爭取市占率、分散產業風險就是關鍵重點之一。
(圖片來源: 美利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