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於2023年減少近9%溫室氣體排放
根據歐洲環境署(EEA)於2025年4月16日發布並提交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數據,歐盟於2023年減少8.9%的淨溫室氣體排放,這是自1990年以來最大的降幅。此一減排使整體淨排放量降至2908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MT CO2 eq),較1990年減少37%(即減少1,728百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據並不包括國際航空與海運的碳排放。
經濟成長與減排脫鉤:儘管歐盟經濟在1990年至2023年間成長70%,溫室氣體排放量卻下降37%,顯示經濟成長與碳排間明顯脫鉤。
能源部門加速去碳化:此減排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部門加速去碳化,尤其在公共電力與熱能生產之排放量創下單年減少22%,這是過去33年來的最大降幅,此一結果主係因為煤炭和天然氣使用急劇下降,以及再生能源使用顯著增加,特別是水力、風力和太陽能,但生質能的使用量反而減少。1990至2023年間,因能源效率提升、固體和液體燃料逐步被天然氣取代(天然氣使用量增加48%)以及越來越脫碳之電力結構,歐盟能源部門CO₂排放量已減少53%。
工業部門亦有顯著減排:工業部門的排放量減少46%,其中鋼鐵業在2022至2023年間減少1.33億噸CO₂,住宅部門減少1.75億噸CO₂,化學製程(如硝酸生產)減少3,900萬噸CO₂。這些改變來自於結構性經濟變化、能源效率提升、暖冬減少暖氣需求及建築隔熱標準提升。
部分產業碳排仍在增加:儘管整體減排有明顯進展,但部分產業之碳排仍在增加,例如公路運輸和製冷系統的排放量因需求成長而上升,未能完全抵消效率提升所帶來的減排效益。
土地與林業之碳匯能力(carbon sink capability)下降:歐盟在LULUCF(土地使用、土地使用變更和林業)部門的碳匯能力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於森林老化、伐木增加及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
歐盟會員國之碳排趨勢:2023年歐盟會員國之碳排量最大為德國(占歐盟淨碳排25%),其次為法國、義大利及波蘭。1990年至2023年間歐盟會員國間溫室氣體減排,降幅最大依序為德國、義大利、法國、羅馬尼亞等國,總計占63%整體淨減排。而會員國間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之主要驅動力包括減少使用高含碳燃料(由煤、天然氣轉為使用再生能源)、從轉換端與用戶端改善能源效率。(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