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DJ新聞 2025-02-25 15:52:29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不過,野村投信指出,日本不屬於受川普關稅衝擊的重災區,川普徵收新關稅對日企獲利整體影響相對中立;另外,今(2025)年日銀貨幣正常化使金融相關行業受惠,加上企業獲利提升、NISA(小額投資免稅制度)新制及東證交易所推動的基本面改革等利多,將與資金行情引發「共振效應」,日股長多格局未改變,向上攻堅態勢不變,後市仍值得期待。
野村指出,日本公布2024財年第三季GDP年化季增率2.8%,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1%。與此同時,2024財年第一季與第二季的數值也同步上修, 國內需求維持堅挺,而個人消費支出雖放緩,惟仍維持正成長,顯示日本民眾所得上升、消費支出提升的良性循環依舊穩固,支撐經濟穩健復甦。
此外,越來越多日企響應治理改革,已按照要求提供改善股價淨值比(P/B ratio)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初步行動計劃,同時付諸行動的企業股價表現明顯脫穎而出。野村認為,日本通膨與薪資形成正向循環,加上日企改革持續,企業加大股票回購,在低估值環境下,企業獲利仍保持增長趨勢,這些利多正有利推動日股向上。
另外,美國總統川普2/7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談時宣布,將對其他國家徵收對等關稅,而且將優先選擇與美國存在大額貿易逆差的國家;野村基金(愛爾蘭系列)日本策略價值協管基金經理人河野光成(Mitsunari Kawano)分析,日本不屬於受川普關稅衝擊的重災區,理由有二:
第一、日本已連續五年成為美國最大直接投資者,其中超過40%投資於川普重視的製造業,石破茂更是承諾對美投資將擴大至1兆美元。
其次,日本與美國的貿易不平衡問題不再像過去那麼嚴重,2024年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已縮小至630億美元。
河野光成並指出,根據摩根史丹利報告指出,日企營收來自北美地區的比例僅佔15.5%,其中8.6%商品於北美境內生產及銷售,因此,川普徵收新關稅對日企獲利整體影響相對中性。儘管如此,日股近期仍受到川普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而走勢震盪,然實質來看,應為日企在美國以外國家(如墨西哥)設廠並銷售至美國才會受波及;相對也突顯日股投資主動選股的重要性。現階段宜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提前因應川普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個股表現走勢將出現分歧。自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公布後,為預防接下來川普的政策可能對部分日企造成衝擊,投資團隊已提前因應調整投組。
另外,日銀中最鷹派的理事田村直樹於2/6發表演說,提及為抑制通膨揚升風險、並達成持續且穩定的通膨目標,有必要在2025年下半年將政策利率最低調升至1%左右水準,並認為中性利率至少要達1%,而目前利率期貨已反映日銀下半年升息的可能性大增,日圓匯率近期也大幅彈升、一度升破150。而日銀委員高田創2/19也表示,要繼續考慮逐步升息,同時指出,日本債券殖利率的走勢與市場對經濟的看法一致。日本近期公佈的數據也對日銀加息提供了依據,其GDP成長高於預期,名目薪資創下近30年來最大升幅。
半導體產業方面,河野光成指出,日本半導體產業受到AI趨勢帶動,IT需求及投資環境強勁,高效能計算晶片,高頻記憶體受惠AI趨勢供不應求,IT服務企業以數位轉型與高毛利業務擴展,提高獲利能力,實力不容小覷。日本持續推動國內半導體產業與供應鏈的強化和技術創新,預計至2030年,官方及民間合計投資將超過5兆日圓,可望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
河野光成指出,目前東證指數企業股價淨值比低於1的比例已降至47.7% (2022年底為54.3%), 截至2023年底,日本上市企業(不包括金融業)帳上現金仍然高達約106兆日圓,處於歷史新高水準,可動用資金極高,預期未來將持續返還給股東,冀提升股東權益報酬(ROE)並改善股價淨值比(P/B)。在近年盈餘快速成長下,輔以日企的結構性改革(加速實施庫藏股、提高股利發放),可望持續推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股價淨值比(P/B) ,日股仍享有價值重估(Re-Rating)的空間,後續多頭動能可望延續下去。
河野光成進一步分析,日企持續公布2024財年(2024年10-12月)第三季財報,與第二季財報表現低迷相比,第三季財報整體表現,出現了明顯逆轉,淨利年增率也從1月初的估計值7%上修到目前的22%,除了銀行股受惠升息繳出亮眼的財報成績外,多個產業也傳佳音,如受惠貨運價格強勁的航運業、訪日遊客增加而受惠的鐵路業,財報結果表現相當出色。除了財報亮眼支持下,日企持續積極回饋股東,2024財年(截至2月13日)已有755家企業宣布實施股票回購,其中主板(Prime)上市公司的回購計畫總額高達16.9兆日圓,更為日股漲勢再添柴火,日企透過上述行動持續提升ROE,對日股評價面提升可望產生長遠助益。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則表示,日本政府為更進一步推動國人將儲蓄轉向投資,所推出新制NISA(小額投資免稅制度),大舉放寬投資額度、免稅年限等。隨著日本CPI連續32個月高於2%,日本民眾逐漸意識到僅靠存款領息已趕不上物價飛漲速度,因此擴大投資意願,2024上半年透過NISA進行投資的總金額累積已超過10兆日圓。 其中,日本國人透過成長投資型NISA帳戶大舉買進日本股市包含個股、ETF、基金等金融商品,顯示已從泡沫經濟後股價長期下跌的陰霾中走出,而內資信心回籠,亦可望提供日股持續向上攻堅的資金來源。
整體而言, 張繼文認為,2025年日銀貨幣正常化使金融相關行業受惠,而AI半導體概念股、日企改革轉骨等因素,也都可助燃日股價值重估(Re-Rating)的上漲動能;企業獲利提升、NISA免稅新制及東證交易所推動的基本面改革等利多,將與資金行情引發「共振效應」,日股長多格局並未改變。根據高盛預估,東證股價指數(TOPIX)未來12個月報酬率達12%, 2025年有望延續2024年經濟成長動能,日股2025年正報酬機率仍高。近期正好提供投資人進場布局的機會,想進場卻又擔心短線回檔的投資人,建議可運用定時定額的投資策略分散投資風險,參與日股行情。